相对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来说,土壤污染是“看不见”的,具有隐蔽性,如同慢性病,容易被人忽视,但它的危害却是最大的。近日,在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表示,除了治理水和空气之外,江苏土壤环境的变化也已经列入监测范围内。2012年,江苏布设260个监测点,把脉土壤环境。同时化工企业搬迁后,土壤必须“排毒”。
260个监测点,把脉土壤环境
你可能想不到,空气脏了,水被污染了,最终被“牵连”受伤的还有土壤。昨天,陈蒙蒙表示,为了监测土壤是否健康,全省正在布设260个监测点,建立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制度。
为了摸清江苏土壤污染状况, 江苏2006-2009年先后投入5000万元,对江苏土壤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残留等污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普查的1566个土壤监测点中,九成土壤还是安全的。
从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来看,江苏土壤环境还在可控范围内。93.5%的监测点土壤处于安全状态,特别是作为市民“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所调查的污染指标基本能达到优良标准。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制度,要特别加强对耕地和“菜篮子”基地的监测预警。
省环保厅监测中心主任张宁红表示,虽然土壤的变化不像空气和水变化那么快,但是针对一些敏感区域的土壤,调查时间也由5年一次,变成一年一次。
2011年,南京铁腕关停搬迁了163家“三高两低”企业。这些污染企业原址土壤污染是最严重的,“毒土壤”将如何处理?陈蒙蒙表示,这些土壤全部要进行监测,处理达标后才能使用。对一些“毒土壤”进行挖地三米,用各种化学方法“洗土”,直到各项指标达标为止。
300多个治理项目“护驾”蓝天
在全省环保大会上,江苏省副省长徐鸣也透露了一组数据,去年,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为26.6%,酸雨PH值平均为4.69。相比2010年,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下降6.7个百分点,酸度进一步减弱。
目前,江苏国控省控断面中,水质劣于五类的比例仍然占20%,去年上半年,三大流域:太湖、淮河和长江三大流域水质达标率波动较大,3-5月份处于低谷,进入下半年后,各流域水质达标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