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淄川区“以沼气为龙头,推动农村能源立体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2日 来源:中国企业报

....

  仅仅3年时间,先后实施“富民生态家园沼气工程”、“万户沼气工程”等4个户用沼气建设和6个大型沼气项目工程建设;已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9000个;建成1000立方米大型秸秆沼气工程2项、8000立方米工程1项、600立方米工程2项、400立方米工程1项;所打造的农业生态循环产业链成效初显:可年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6万余吨,消化农作物秸秆3万多亩,为农户节约生活燃料、农药、化肥支出1600万元,带动10万亩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 


  这一奇迹,发生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地处鲁中腹地的淄川区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大区。长期以来,农民沿袭的“搂柴打火,烧柴做饭”,全区10万口“老虎灶”每年“吞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及山野柴木,不仅造成了农村环境的脏乱差,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此,淄川区立足实际,从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全区呈现出庭院树木绿,厨房蓝火“笑”,田园景色美,栏内畜禽跳的生态农业新景象。 


  平原:大型沼气“占领”全市半壁江山 


  2008年9月28日,对于淄川区双杨镇法家村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随着农业部“节能减排农村行·淄博在行动”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该村的成功举办,法家村从上到下从此忙得不亦乐乎:省内省外、市里市外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得益于1000立方米大型沼气站的建设,全村形成的秸秆—养殖—沼气的农业小“循环圈”,500户村民“开关一拧火苗蓝;龙头一开热水翻;按钮一按饭香软”的幸福生活,让参观者们感叹不已。 


  以法家村为代表,3年来,淄川区经过多方争取,共承担了4个户用沼气建设和6个大型沼气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其中由农业部审批的西河镇安仁村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已为300多户村民供上沼气。由省农业厅审批的罗村正业养殖场大型沼气发电工程,每年可消耗猪粪6000余吨,发电36万度。罗村镇梁家村华燕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为300户村民正常工期。双杨镇法家村大型秸秆沼气工程每年消化玉米秸秆3000亩,还可产生1200多吨优质沼渣有机肥和近万吨优质沼液有机肥,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0多万元。商城路街道慕王社区大型秸秆沼气工程建设的3000立方米发酵罐,每年消化玉米秸秆3000亩,将为500户居民正常供气。这些工程技术全国领先,工程数量占据全市半壁江山。所发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山区:让农民实现“气化”目标 


  金秋,在淄川区商家镇馆里村吕丕峰的蔬菜大棚里,硕大的沼气池格外显眼。“我这个棚1年下来能收入2.5万元,比普通大棚多收入1万多元。”讲起自己的蔬菜大棚,老吕喜不自禁。 


  在区乡技术员的帮助下,吕丕峰带领村里的45户村民创新沼气利用模式,将沼气池“搬”进大棚里,把生态循环技术应用到蔬菜生产中,建成了“沼气—大棚—蔬菜”“三位一体”的蔬菜大棚。仅此一项,馆里村每年收入110多万元。 


  受益新能源建设的馆里村,得益于淄川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这件民心工程,淄川区政府于2006-2009年先后出台了4个指导性文件,并积极落实沼气项目财政补助资金,采取为项目农户免费发放沼气炉具、硬管、软管等沼气建设配件的以物抵资和补助资金兑付的方式,及时、足额、准确地将财政补助资金兑付到建池户手中,每个项目建设农户享受到1000元或600元的政策补助。同时积极完善沼气建设服务体系,目前1个区级服务总站、21个乡镇服务站、40个村级服务网点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确保沼气建设质量,区农业局还组建专业施工队。统一了建池模式和技术标准,所成立的专业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各项目镇、村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督导,严把规格、改圈、改厕、改厨“四个关口”确保了沼气池建一个成一个。
 

  淄川区“以沼气为龙头,推动农村能源立体发展”的沼气生态产业链不断延长,截至目前,全区建起了9000个户用沼气池,建设“千池镇”1个、“百池村”11个、“生态示范村”5个,完成“一池三改”3300余户,成为淄博市沼气建设发展最快的区县。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