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嘉宾:
张建平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管永林 省经信委环资处处长、省节能监察中心主任王上辅 四川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所副所长、四川省生态经济协会秘书长
20.31%,是我省节能减排第一张考卷的成绩;如今,第二张考卷已经开始书写,要完成好这张考卷,应该从哪些方面重点突破?本报记者与嘉宾就“十二五”节能目标如何实现开展了圆桌对话。
“十一五”措施很给力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我省万元GDP能耗下降20.31%,这是如何做到的?
张建平:“十一五”期间,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行业不合理增长、实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建立政策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实施预警调控方案等,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圆满完成了节能目标任务,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改善了环境质量,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管永林:全省上下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每年的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都对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提出了要求。最值得骄傲的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节能减排,采取拉闸限电等措施,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十一五”工业节能32.03%,为全社会节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点也非常不常容易。
“十二五”任务很艰巨
主持人:“十二五”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6%,实现这个目标有什么难度?
张建平:根据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要突破3万亿元大关。这么大的经济总量,必须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合理统筹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加快发展和节能减排有机统一起来。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还将上升,生产生活用能将呈刚性增长,我省的节能压力进一步增大。
管永林:我省当前工业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缓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的任务艰巨,面临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压力,还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竞争能力、完成约束性指标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十二五”我省工业节能目标任务为23.5%,今年为6%,指标值相比“十一五”有所降低,但范围扩大,根据节能减排规律,要实现这些任务,仍有不小难度。通过这几年努力,部分行业、不少企业节能潜力已经不大,新上项目、灾后重建项目大多为先进产能,节能空间有限,特别是一些大化工、大火电项目的陆续投产,进一步加大了工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要完成这些约束性指标任务,我们必须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工作。
突破方向很明确
主持人:我省准备采取哪些措施,需要重点突破哪些方面?
张建平:省政府发布了《四川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12个方面、50条政策措施,每一条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重点工程建设都是需要重点突破的。
管永林:“十二五”要实现从被动节能到主动节能,从政府推动为主到更好发挥市场主动作用,实现从监理管理为主到更加注重指导服务为主的“三个转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想清楚节能减排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就能变成自觉行动了,就能把节能减排贯穿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了,就能落实到每一项具体行动了。节能减排是很有创意的工作,要把机制搞得更活、制度搞得更完善。
王上辅:要破解节能难题,应当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对全省年耗标准煤3000吨以上的用能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行动”和全省“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企业的节能工作,重点抓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