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产品增加反补贴税 光伏企业借上市融资脱困

发布时间:2012年3月26日 来源:中国网

....

  日前,美国商务部作出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步裁定结果,认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2.9%-4.73%不等的补贴幅度,并追溯90天征税。这一消息对正遭遇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安然度过行业“寒冬”筹集资金,不少企业选择了上市融资。在证监会公布的405家IPO申报企业名单中,就有福莱特光伏玻璃集团、欧贝黎新能源科技、杭州福斯特光伏材料、日地太阳能等8家光伏企业排队等候审核。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基板制造企业,福莱特玻璃本次上市募投项目共有五个,投资总额为20.11亿元。具体为,年产17万吨太阳能薄膜电池超白导电膜玻璃及深加工项目、年产17万吨Low-E玻璃及深加工项目、年产15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超白玻璃项目、年产15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超白玻璃扩建项目和新建码头项目。


  据了解,福莱特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产品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用低铁超白压花玻璃(简称太阳能光伏超白玻璃)和玻璃深加工产品,主要用作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基板等;玻璃深加工产品主要有高级镀银镜、钢化玻璃等。


  超白压花玻璃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是硅太阳能光伏电池必须的配件之一。2011年,由于整体产能过剩,加上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国内光伏企业海外订单剧减,晶体硅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明显下滑。例如,超日太阳预计2011年盈利同比下降84%至90%,而其2010年净利增幅达165%。而另一家刚预披招股书的天能科技2011年前三季,该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硅片、太阳能单晶硅电池片、电池板组件的平均单价,分别同比下跌11.42%、33.02%和35.7%。由于光伏市场低迷,几大领军企业,如尚德、天合光能或明或暗纷纷裁员减产 。


  2011年10月19日,德国SolarWorld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11月9日被正式立案。此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中国光伏产品对美相关产业造成损害,该案正式进入美商务部调查阶段。


  目前中国已有14家企业对美“双反”调查进行联合应诉。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认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启动的双反调查主要是为保护其本土企业,国外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根据以往相关案例,反倾销的税率将远高于反补贴税率,叠加后税率会在20%~30%。多家国内光伏企业认为,一旦税率达到这一水平,中国光伏产业很可能被击垮。


  对此,华泰联合证券也认为今年全球需求的增速下降,本应退出的过剩产能受市场回暖预期影响,暂时留场观望。预计全年仍是供过于求的情况,对企业整年的盈利能力依然维持中性判断,除非行业出现成本的大幅分化,导致加速整合。


  趋势上,华泰联合证券认为若不考虑中国对美国实行反倾销,则多晶硅均价应会维持在35 美金/Kg 以下;硅片价格经过一个多季度的亏损经营后,开始小幅向上;组件涨价的乏力,说明终端供给及库存压力依然存在,中游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受到上下游的双重压制。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