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饬地沟油乱象,是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大难题。近日,河南郑州组建的官方收油队在处理地沟油时屡遭饭店集体抵制。而当地无证私人收油队却生意红火。“正规军”为何打不过“游击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游击队”买走九成泔水
3月27日晚10时许,在郑州市人口密集的城中村陈寨村,饭店内食客逐渐散去,餐馆开始清理泔水,狭窄的街道上专门收泔水的人开着农用机动三轮车悄然出动。一餐馆服务员说,店里一天就要产生二三百斤的泔水。
“我们都是定点回收,一般规模的饭店,收购费用加上处理后厨、清运生活垃圾、更换泔水桶等差不多每个月要1000元。”一收购商贩说。“大家都是这么处理,省事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郑州玉凤路一家餐馆负责人说:“至于回收后用来干啥,我们不关心,也管不了。”记者了解到,在当地私人收泔水已是公开的“地下产业”。多数餐馆都有固定私人收油队承包并定期收取,承包费则根据泔水质量,从每吨3000元到7000元不等。
去年底,为打击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河南省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并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要求各娱乐、餐饮、住宿以及机关、院校等单位应当单独收集、存放本单位产生的餐厨垃圾,并委托取得服务许可证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根据要求,取得首张许可证的郑州侨联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了一支70人的“官方收油队”,收油队员身份信息均在城管局备案,收到的油要全部送到生物柴油厂。
尽管如此,官方收油队却遭到不少饭店的抵制。据了解,郑州全市饭店食堂有1.2万家以上,每年的餐厨垃圾在300万吨左右,其中九成被回收泔水者从饭店拉走。对此,郑州侨联生物能源公司副总经理王之海表示,餐厨垃圾进入生物柴油厂后利润低,不可能拿出钱来购油,是按政策免费收。而多数店主宁愿把油高价卖给私人收泔水的。
生物柴油产业原料紧缺
生物柴油被认为是防止泔水油回流餐桌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原料紧缺,行业陷入了发展窘境。
以郑州侨联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为例,年生产规模达到5万吨,但这两年实际的年生产量仅在几千吨。
生物柴油行业原料紧缺现象在河南乃至全国都相当普遍,稍好一些的企业还能部分投产,更多的则是半停产或停产。一些断了原料供应的企业只好接洽大一些的油贩子。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