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广州垃圾处理调研 垃圾桶袋送上门可促分类

发布时间:2012年5月22日 来源:新华网

....

  日前,广州市城管委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设施建设启示与建议》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据悉,今年3至4月间,广州市城管委对上海、苏州的生活垃圾处理进行了调研,并与广州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目前的报告。


  申请试点城市争取国家财政补助


  报告指出,目前,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远不能满足全面推开垃圾分类的需要,设施处理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垃圾分类有效推广的瓶颈。报告还指出,目前全国已经有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33个,中央财政采取预拨与清算相结合的综合财政补助方式予以支持。建议广州申请成为试点城市,争取国家政策、技术和经费支持。与此同时,尽快展开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招标,引进国内外已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力争今年底前能够开始1至2个项目的施工建设,以保障在全市垃圾分类全面推开后,分出的大量餐厨垃圾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垃圾分类缺经费难开展


  2011年,广州先行推广实施垃圾分类的16条行政街道,市财政安排每条街8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后,生活垃圾首次实现年度零增长,日减量586吨,按每吨376元的处理费标准,一年节省约7800万元。广州计划于今年底前在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全面推广垃圾分类,但目前各区(县级市)普遍反映没有生活垃圾分类启动经费,工作难以开展。


  垃圾处理监管应可视化


  在技术方面,报告建议,应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追踪垃圾分类、回收及完善垃圾收费手段。开展垃圾焚烧技术研究,提高垃圾焚烧自动化管理水平。应用可视化与辨识技术全过程、全时空记录监管垃圾填埋作业。


  针对目前广州垃圾分类缺乏相关配套激励政策的问题,报告建议,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群众分类盛放和投放生活垃圾,鼓励对生活垃圾实行就地、就近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研究建立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推进机制和废品回收补贴机制。报告指出,上海在垃圾分类方面,通过给每个家庭派发一个厨余垃圾桶,并每天派发一个垃圾袋,这对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黄少宏)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