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庞大的地域和地域间的差异,或许能让甲醇这样的新能源形式成为中国的“特色”解决方案之一。
在2009年3月的“两会”上提出尽快出台甲醇车标准的提案时,李书福可能没有想到他的提案这么快就能得到实现。
尽管只是整个甲醇燃料标准体系中的第一步,但在5月下旬才得到批准的《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无疑昭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正如乙醇汽油之于巴西那样,未来至少在某些省份,甲醇汽油可能成为车用替代能源的“中国特色”。
相比以纯电动为终极目标的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技术,甲醇燃料替代技术基本与乙醇汽油或生物柴油一样,属于短期内的替代性车用能源解决方案。 并且在中国,因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许多地方的甲醇汽油已经经过了多年的试验运行,并有不少地方标准出台,因此一旦国家标准到位,其产业化速度将非常迅速。
只是第一步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表示,这份《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出台的《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并非甲醇汽油国标。
从内容而言,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可以掺入汽油的甲醇的各种指标,包括一些杂质的含量等指标。而甲醇汽油国标的对象是“汽油”,是直接针对甲醇汽油应用的国标,即M15、M85(掺入甲醇15%、85%的汽油)等甲醇汽油的标准。
换句话说,这份标准是把甲醇从化工产品向燃料转变的合法依据,在标准范围内的燃料甲醇产品将区别于其他工业用途的甲醇产品,成为调配各种比例的甲醇汽油的基础。
因此标准中规定了车用燃料甲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等内容,适用于车用燃料甲醇的生产、检验和销售的整个过程。
并且从标准性质上来讲,目前的燃料甲醇标准只是一个国家推荐标准,不具有强制性,更多地还是为了将来的产业化做准备。而正在加速推出的甲醇汽油国家标准则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就是说,《车用燃料甲醇国家标准》必须和甲醇汽油标准结合才能真正起到推动甲醇汽油实际应用的效果,在此之前其意义更多在于给甲醇燃料作为“车用替代燃料”正名。
业内专家也强调,随着这份标准的推出,甲醇燃料产业化推广将建立起规范的标准体系,这意味着甲醇燃料使用步伐在2009年将全面加速。据相关人士透露,原定于2008年年底公布的M85甲醇汽油标准可望于2009年年内出台。
或许也正是因为燃料甲醇标准的这种“正名”性质,国内甲醇生产企业、相关协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等行业人士并未如外界所想的那么乐观,除了在“距离甲醇汽油国标更进一步”上达成共识,各方对甲醇汽油的未来预期并不一致。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