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日前公布“十二五”期间和今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四大约束性指标,2015年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确今年这4项指标同比要分别降低4%、4%以上、7%左右以及提高2.2个百分点。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一支,节能服务行业近两年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十一五”期间,我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公司从76家递增到782家,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1800亿元。
但节能服务企业融资难、盈利模式单一、业务拓展难等问题也随之暴露,成为业内外关注热点,也引起了政策层的关注。今年1月,财政部、国税总局两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税收优惠,对节能服务企业发展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
九成以上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
如果能够顺畅融资,至少一半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加倍
工业企业有开展节能增效工作的压力和需求,但往往缺乏资金和技术;节能服务企业则可以提供从资金、技术到设备的一整套节能服务,合同能源管理这一通过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机制,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却陷入“叫好不叫座”、名气大、发展慢的困境。
“中国首家节能超市”运营商——北京理想伟业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彬彬指出,节能服务的投资收益回报时间通常较长,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提前垫付资金。但由于绝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都是中小型企业,资金压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头号问题。一旦签约项目增多,公司垫付资金量就会增大,很容易造成公司现金流的中断。
“一般来说,节能项目需要3~5年才能收回投资。因此,这要求节能服务公司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高科技节能减排促进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强说。
来自科技部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有92%的节能服务公司面临融资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发展的最大挑战。而如果能够顺畅融资,那么,至少一半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加倍。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