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我国首批节能灯进入报废高峰期 消费者勿一扔了之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5日 来源:东方网

节能灯近期再次成为话题。有业内人士称,我国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绿色照明”工程,城乡居民购买使用中标企业节能灯,由财政补贴50%,企事业单位等大宗用户购....

节能灯近期再次成为话题。有业内人士称,我国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绿色照明”工程,城乡居民购买使用中标企业节能灯,由财政补贴50%,企事业单位等大宗用户购买,补贴30%,节能灯由此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而首批上市的节能灯,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据此判断,我国第一批财政补贴推广中上市的上亿只老旧节能灯,目前正进入集中报废期。

节能灯进入报废高峰期,带来令人头疼的环保难题。老旧节能灯因为含有汞、铅等有毒有害元素,被专家称为是仅次于废电池的第二大生活垃圾“汞污染源”,与之相对,我国节能灯回收处理体系却非常“幼稚”,如处置不当,污染风险不容忽视。

有专家建议,国家当年大力推广节能灯,如今报废高峰出现,相关部门和消费者不能用后“一扔了之”。虽然节能灯2008年就被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但社会至今仍只知其节能之利、不知污染之害。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能灯作为“危废”严禁随意丢弃和非法处理的社会共识。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属于行业性推荐标准,没有强制力,为此可探索率先在节能灯这类“危废”电子产品领域率先建立强制性行业标准,切实降低污染。同时,要求厂商在广告、产品包装、销售现场设立醒目标识,警示污染风险。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