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大气控制 » 正文

采用先进膜过滤技术的气液过滤网应用

发布时间:2013年2月20日 来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污染治理手段也是在不断提高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为您介绍的主要内容,一种全新的膜过滤技术正开始在各种设备中频繁使用,尤其是在气液过滤网....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生活中的污染治理手段也是在不断提高的,这也正是我们今天为您介绍的主要内容,一种全新的膜过滤技术正开始在各种设备中频繁使用,尤其是在气液过滤网这样的设备中。而膜过滤技术在实际的运用中有哪些分类呢?

一、超滤

所谓的超滤就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含有小分子的溶液经过被支撑的膜表面时,其中的溶剂和小分子溶质会透过膜,而大分子的则被拦截,作为浓缩液被回收。超滤膜的过滤粒径在5--10nm之间,操作压力在0.1--0.25MPa之间。

二、纳滤

这是一种在反渗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膜分离技术,纳滤膜的拦截粒径一般在0.1--1nm之间,操作的压力在0.5--1MPa,拦截的分子量为200--1000,对水中的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具有很好的分离性能。

三、电渗析

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以电位的差作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淡化、浓缩和纯化等。

四、反渗透

反渗透也可以称之为高滤,是渗透的一种逆过程,通过在待过滤的液体一侧加上比渗透压更高的压力,使得原溶液中的溶剂压缩到半透膜的另一边。反渗透膜的过滤粒径在0.2--1.0nm之间,操作压力在1--10MPa之间,反渗透的过滤原理一般有以下几种:

1、孔隙开闭原理:聚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会改变无序的布朗运动,随后产生振动,使其中的距离不断减小直至离子难以通过,从而实现与水的分离;

2、毛细管流机理:这是针对醋酸纤维素膜提出的,污水进入醋酸纤维素膜之后,由于和羧基的氧原子发生氢键作用而组成结合水,这时候孔径越小的话结合就越牢;

3、扩散模型:把半透膜作为一种完全致密的中性界面,水和溶质都被吸附到膜的表面,然后在膜中扩散。

五、微滤

这是一种以静压差作为推动力,利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过滤分离的膜技术之一,微滤膜的特点是其中整齐、均匀的多孔结构设计,在静压差的作用之下小于膜孔的粒子将会通过滤膜,比膜孔大的粒子则被拦截在滤膜的表面,从而实现有效的分离。另外,微滤膜是均匀的多孔薄膜,厚度在90--150μm之间,过滤的粒径在0.025--10μm之间,操作压力在0.01--0.2MPa之间。这种技术的分离原理有以下的几种不同方法:

1、物理作用:利用吸附和电性能的作用;

2、架桥作用:污染的微粒因为架桥的作用被拦截;

3、拦截作用:膜拦截了比它孔径大或者相当的粒子;

4、内部截留作用:顾名思义就是使微粒被拦截在膜的内部。

以上的这五种就是我们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膜过滤技术,尤其是使用在气液过滤网这样的设备中更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帮助污染更快速的清除!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