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记者终于在家门口买到了便宜的节能灯,5只节能灯售价只有1元,9瓦到15瓦之间可以挑选,功率是传统的白炽灯的5倍,使用后果然非常亮堂。据说使用寿命5年。
早在年初,就听说可以到居委会领购,记者根据经验,估计去了也白搭,肯定早被别人抢光了,也就没当回事儿;后来看到《北京晚报》说还可以补购,没想到真的就给开了补购证明。
1元售价是国家和地方补贴的结果。为了推广节能灯,国家对节能灯机构用户补贴30%,对家庭用户补贴50%;北京市在国家补贴50%的基础上,市、区财政又分别补贴30%和10%,4个城区的每个家庭可以买到5只单价只有1元钱的节能灯,比市场价便宜9元。
2007年,国家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对节能灯实行财政补贴。除了国家补贴,各地另有不同的补贴和免费标准。2008年,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的5000万只推广任务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截至今年1月底,共推广节能灯6200万只,取得了显著成效,用户节电省钱得实惠,社会节能减排扩内需。
据介绍,推广6200万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32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20万吨,二氧化硫3.2万吨,对推动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本次节能灯推广,财政补贴约2.8亿元,直接拉动社会消费6.5亿元。2008年四季度大部分节能灯生产企业出口受影响,通过财政补贴节能灯推广带动国内市场需求,弥补了企业因出口受限带来的损失。通过招标使一部分节能灯生产企业脱颖而出,提升了知名度,增强了竞争力。
推广节能照明事业,要求为国内制造业创造发展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9月份印发了《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提出了到2015年时的发展目标:产值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产品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功能性照明达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达到50%以上,景观装饰等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以及70%以上的芯片实现国产化,上游芯片规模化生产企业3-5家;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拥有自主品牌、较大市场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10家左右;初步建立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实现年节电400亿千瓦时。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