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成立林权交易所探索林权流转应对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3日 来源:新华网

....

  酝酿多年的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23日在北京正式揭牌运营,在探索国内林权流转、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更向林业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同意并联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性林权及森林资源交易的市场平台,主要采用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的组织形式,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中国林权所董事长梁雨介绍说,作为中国唯一从事全国林业要素与资源的综合性交易和服务机构,中国林权所将充分发挥北京特有的地缘政策优势、发挥全国林权交易市场的资源信息优势、发挥公司化运作的体制优势,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由商品经营向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的跨越。


  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超过7.5亿人口在农村。林业作为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此前,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曾公开表示,中国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更没有满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


  而且,单就林权流转市场而言,目前这一市场规模虽然正在逐步扩大,但仍存在着交易标准不统一、交易层次低、交易方式单一等问题。


  “随着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的成立运营,将有利于减少流转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操纵,实现林权的有序流转,有利于促进产业资本向林业产业的聚集,推动现代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梁雨说。


  据梁雨介绍,成立后的林权所,其业务将主要循着“要素、产权、商品”这三个维度展开,即由林业要素交易中心、林权交易托管登记中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大宗林业商品综合交易中心等业务部门组成,提供全国范围林木林地交易托管及信息查询服务、林权证抵押融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大宗林业商品交易等服务;并通过电子显示屏公开发布林权流转交易、林权证抵押融资、林木交易市场行情等相关信息。


  此外,作为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国内首家许可经营森林碳汇的交易所,中国林权所还将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国内外企业、中介、银行、投行等市场主体的强大平台力量,成为中国“市场化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环保问题”的一块基石。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威胁,而应对气候变化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间接减排。此间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选择性。


  据统计,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碳,其中1.15万亿吨碳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由森林生态系统吸收的达到24%-36%,林业在间接减排上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据了解,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曾明确把发展林业列为应对气候变化、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200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也曾提出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