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5日长江基建完成对新西兰废物处理公司BarraTopco的收购,收购价4.9亿钮币,折合港币约32亿元;2)此次收购AVR,作价9.4亿欧元,约97.7亿港元,该公司废物转化能源厂房的处理量为欧洲第一。
6月17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基建集团、长江实业、电能实业和和记黄埔发布公告称,拟按35:35:20:10的股权比例成立一家合营企业收购荷兰一家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AfvalverwerkingB.V.,作价9.4亿欧元(约97.7亿港元)。
掘金固废处理业务,并购或再掀浪潮。固废处理业务现金流稳定,相关公司拥有的长期的排他性合约能带来稳定回报。相关人士认为,李嘉诚旗下公司年内两次并购海外固废处理企业,一方面看中海外固废业务的长期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或为下一步进军内地,做好技术和经验的储备。
国内环保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结构分散,业内多以中小企业为主,集中度低。国内大型环保企业规模至多也就数百亿元,而于1853年成立的法国威立雅集团,产值则在数千亿元以上,同属法国的苏伊士集团,产值也在千亿规模以上。目前,国内环保产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企业的发展壮大还需要走很长的路,而并购是环保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二五”以来,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环境修复等多个固废细分领域市场逐渐走热,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参与。2012年,众多水企通过企业并购进军固废领域,固废企业也加速并购步伐,抢占固废市场。在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环保企业纷纷进行市场及业务战略的调整。一方面通过业务整合、收购/并购,进行核心业务的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收购/并购,进行规模及产业链的扩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探索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自身战略转型。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总量显著增加,已从2005年的8051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3090万吨,增加了约63%;无害化处理率从2005年52%增加到2010年的87%,增加了约35%;2020年以后,我国将逐步进入全面的、细致的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管理阶段。
“十二五”规划显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发电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为2636亿元,较“十一五”规划目标863亿元增长370%,年均复合增速25%。
由于固废产业的产业链较长,目前较为关注的只是处理环节,未来5-10年,国家将出台更多的控制性标准,这将会改变相关产业的技术路线选择。以垃圾焚烧为例,技术标准依然不明晰,给未来的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