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快速发展的太阳能发电领域制造零部件的台湾公司将经历一段困难时期﹐并可能被迫进行整合。
这些企业面临问题的原因是处在供应链的中段﹐并且不能进行垂直整合。这些企业均不生产用于太阳能板和电池的多晶硅﹐同时也基本未参与太阳能系统的整合。
同时﹐他们还受到来自大陆的低价竞争对手和本地大型公司的挤压。
虽然需求不断增长﹐但制造或组装太阳能电池的台湾公司利润率下滑﹐他们除合并和创立自己的品牌外别无选择。
元大证券(Yuanta Securities)预计﹐明年亚洲太阳能电池需求可能增长一倍﹐增幅高于全球的50%。
元大证券驻香港的分析师Min Li表示﹐太阳能电池行业最终将成为一个大宗商品行业﹐因为进入的门坎很低﹐这也正是大陆的公司为什么发展迅速的原因﹐因此必须开发自己的品牌﹐同时﹐如果规模不够大的话将难以生存。
台湾2008年出口了总功率9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总价值较2007年增长一倍﹐达到31.5亿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11.6%。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Motech Industries Inc., 6244.OT)董事长左元淮(Simon Tsuo)预计﹐2012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发货量将达到250亿瓦﹐较2008年增长4倍。按产量计算﹐茂迪股份是台湾最大和全球第八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
但奔亚证券(Primasia Securities)表示﹐强劲的需求导致了供给过剩﹐而且过剩状况将持续至2011年﹐尽管发货量增长﹐但明年太阳能电池价格将下降20%-30%。
台湾还处在供应链的中段﹐既依赖上游企业提供电池生产原料多晶硅﹐也需要依靠下游系统整合商。系统整合商由于拥有品牌﹐能够获得较高利润率。
左元淮表示﹐由于拥有对多晶硅供给的控制以及获得政府贷款﹐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untech Power Holdings Co., STP)和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Yingli Green Energy Holding Co., YGE)等大陆公司得以进行垂直整合。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