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过半,经济下滑风险仍然很大。作为兼具节能环保和拉动经济增长强的主导行业,新能源汽车再次引起各界关注,一直被高层视为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尽管一直受技术和成本的制约,推广颇为不利,但这一局面今年已经发生改变。特斯拉的成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界重燃希望。
特斯拉的商业化路线已经被市场认可,2013年一季度,ModelS荣登全美豪车销售榜首,并在当季首次实现盈利。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涨了249%。
而据了解,新能源汽车新一轮补贴政策方向和主体内容已经确定,最快将于7月底出台。以对接2012年底到期的2009版补贴政策。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迈入商业化大规模推广阶段,这其中,作为核心领域的锂电池将获得最快的成长。
新能源汽车补贴预期强,锂电池行业或迎爆发式增长。据了解,新能源汽车新一轮补贴政策方向和主体内容已经确定,最快将于7月底出台。以对接2012年底到期的2009版补贴政策。
今年已过半,经济下滑风险仍然很大。作为兼具节能环保和拉动经济增长强的主导行业,新能源汽车再次引起各界关注,一直被高层视为未来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尽管一直受技术和成本的制约,推广颇为不利,但这一局面今年已经发生改变。特斯拉的成功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界重燃希望。特斯拉的商业化路线已经被市场认可,2013年一季度,ModelS荣登全美豪车销售榜首,并在当季首次实现盈利。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涨了249%。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迈入商业化大规模推广阶段,这其中,作为核心领域的锂电池将获得最快的成长。
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推广”
“中央国家机关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专题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而此前启动的“新能源汽车中央党校体验中心”,更是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了解新能源车提供了一个窗口
在中央党校的正门口,“实事求是”的石头矗立醒目。近日,在这里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 “中央国家机关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专题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会议邀请了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及上汽集团、通用(中国)公司等政府及企业代表,就中央国家机关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提出了要求。会议透露,将在中央党校率先并扩大使用新能源汽车,这显示了政府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决心。
此前2012年9月7日,“新能源汽车中央党校体验中心”启动,吸引了在校学习的高级党政干部参观、试乘试驾,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了解新能源车提供了一个窗口。
而汽车公司无疑更看中这堂“党课”其中的商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针对投资者询问,“中央国家机关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专题研讨会在中央党校召开,公司有参加这个会议么?新能源汽车中央党校体验中心2012年正式启动后,公司的新电源车有没有在试驾车辆里?”比亚迪公司积极回应,公司在努力推进包括中央机关和各级政府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或出
业内普遍流传这样一个版本:2013版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最大变动是将不再按技术路线来划分,而是根据节油率划分为16个档次,补贴下限为3000元
有关2013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出台的消息自从今年“两会”以来就不绝于耳。消息称,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四部委已经达成共识: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计划再延长三年,并将扩大试点城市范围。
业内普遍流传的版本是,2013版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最大变动是将不再按技术路线来划分,而是根据节油率划分为16个档次,补贴下限为3000元。
据上证报报道,一位熟悉锂电池行业的人士透露,工信部和科技部补贴思路的不同影响了新政出台。“科技部主张用老办法即按电池容量的节能率来进行补贴,而工信部主张用节油率来补贴。”
据最新了解的消息称,新政策延续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但有所调整,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将分为试点城市和试点区域,范围将扩大,补贴的下发形式也可能会调整。今年以来,在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预期之下,投资人涌向动力电池产业,隔膜、六氟磷酸锂等对外依存度曾高达80%的关键锂电材料生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相关价格急剧下跌。动力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将近一半。锂电池降价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成本制约因素大大弱化。
锂电池市场迎“催化剂”
受政策预期影响,锂电池投资持续增温。一旦新能源汽车兴起,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材料市场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2013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尚未出台,但市场已经蠢蠢而动。
目前常用的二次可充电电池包括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有专家表示,虽然铅酸、镍氢在目前及未来数年仍占主导,但锂离子电池会快速抢占传统电池市场。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CEO于清教介绍,从2012年底到2013年6月,受政策预期影响,锂电池投资持续增温,目前计划投资的项目到2015年时,将形成超过高达50亿安时的产能。按照目前国产乘用纯电动汽车一般装备电池容量6000-8000安时计算,估计可以装配62-83万辆纯电动汽车。
业界普遍的心态是,一旦新能源汽车兴起后,锂离子电池及电池材料市场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此前,行业曾掀起一阵投资潮。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仅有10家动力锂电池企业,2012年底达到105家。而澄星股份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主营业务原是磷化工,2010年设立天澄能源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电池生产,当时打出的口号是“打造国内一流大型动力电池生产企业”。2012年11月,公司对外宣布,天澄能源成立至今生产经营无任何进展,决定解散并清算。
澄星股份挥泪斩锂电实属无奈。这一局面将随着特斯拉效应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落地而有望改变,一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广步入正轨,目前貌似过剩的锂电池产能将迅速被市场消化。
锂业行业专业机构高工锂电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罗焕塔表示,目前锂电池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将很大。
进口替代空间高达10亿
2012年日韩生产企业六氟磷酸锂产能近5000吨,以六氟磷酸锂吨价20万元测算,进口替代市场空间约10亿元。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以来,隔膜、六氟磷酸锂的国产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已经打开。
江苏国泰是国内锂离子电解液老大。2010年以前,该公司最为苦恼的是电解液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需要进口。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50%左右,当时每吨售价为三四十万元,毛利率高达75%。但那时国内尚没有企业能够生产六氟磷酸锂,市场基本被日本的3家企业森田化学、关东电化以及中央硝子所垄断。为了解决原料问题,江苏国泰决定自主研发六氟磷酸锂,2009年3月左右进入中试程序。
2012年11月,江苏国泰强行终止六氟磷酸锂项目的中试,直接建设年产300吨的六氟磷酸锂项目。按公司高管说法是,随着市场和形势的变化,如继续进行中试,可能会丧失市场机遇。
实际上,2011年以来,多氟多、九九久等已先后实现了六氟磷酸锂量产,并陆续上马千吨级扩产项目。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所产六氟磷酸锂的质量与日本企业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此外,我国萤石资源丰富,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据上海盛永国贸透露,国内电解液生产商已开始转而采购国产六氟磷酸锂。目前,上海盛永国贸已停止了对关东电化六氟磷酸锂产品代理业务。
中国产能大量释放降低了六氟磷酸锂的市场价格:2010年33.5万元/吨,2012年最低15万元/吨,现价是12万元/吨。华泰证券分析师肖晖看好六氟磷酸锂市场空间,他认为,2012年日韩生产企业六氟磷酸锂产能近5000吨,以六氟磷酸锂吨价20万元测算,进口替代市场空间约10亿元。
隔膜发展逻辑与六氟磷酸锂相似。2010年左右,全球锂电隔膜主要由日本和美国企业垄断。据估计,2011年国内锂电隔膜需求量约1.7亿平方米,其中进口锂电隔膜1.22亿平方米,占71%。国内三家主要隔膜生产企业为金辉高科、新乡格瑞恩、深圳星源。金辉高科是国内最早量产隔膜的企业。
据介绍,从去年至今,国内隔膜生产商已经从十几家变成二十多家,包括上市公司沧州明珠、南洋科技、大东南等也开始攻关动力电池隔膜,其中沧州明珠正在量产。随着隔膜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迅速提高,隔膜今年的价格同比已经下跌33%。同样,进口替代的时机已经成熟。
成飞集成是最近市场炒作热点,该公司的隔膜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成飞集成自己将不用该技术生产,而是与别人合作生产。
电解液产业进入良性轨道
2013年,在特斯拉风暴的袭击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将翻番的预期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在电动车核心材料锂电池的产业链上下游,也催生一波快速发展洪流。其中,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电解液在正负极之间起传导锂离子作用,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2013年,电解液的发展将进入高增长的良性轨道。
在25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锂电池电解液研讨会”上,上海亚化咨询的相关研究人士,2013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产量将达2.9万吨,年增长率约为20%,对应的六氟磷酸锂(LiPF6)的消耗量为3600吨左右。随着国产LiPF6产能的提升和质量的不断提高,LiPF6的国产化率将稳步提升,预计2015年中国LiPF6的国产化率突破60%。
而在201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量约2.4万吨,消费六氟磷酸锂3000吨,六氟磷酸锂进口量约1200吨。实际中国LiPF6的国产化率低于50%。
目前,巴斯夫、安逸达(陶氏和宇部合资企业)、大金氟化工、台塑等国外行业领军企业都已涉足锂电池电解液业务,国内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广州天赐高新、江苏国泰、新宙邦、杉杉股份、九九久、中科英华等。电解液行业的增长,将使这些企业发展受益。
事实上,从业内领军企业的基本面来看,不仅销售增长稳定,已走出2012年的低谷,而且增速已经超越行业平均速度。以江苏国泰为例,201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7 亿元,同比增长48.7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的净利润3417.03 万元,同比增长30%。
据悉,江苏国泰的电解液产品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近三年排名世界第二。下游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名及国内主要电芯企业,包括LG、索尼、ATL、力神等。
在华创证券的研究员李大军看来,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也将有翻番以上的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投资时代已经来临。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已开启,江苏国泰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订单国产化转移第一批受益者:直接供货客户LG 目前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锂电市场40%以上份额。该公司有望最先获得国际订单,为成长性打开巨大空间。
另外,今年7月成功过会的广州天赐高新股份公司,处于电解液产业领先地位。其招股书显示,2009年、2010年和2011年,锂离子电池材料销售额分别达到4452.14万元、7856.16万元和12374.64万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6.72%。“电解液将是公司未来成长最主要的动力。”天赐高新技术中心总监李永坤说。
此外,锂离子电解液高毛利率也令业界“侧目”。同样来自广州天赐高新的招股书显示,电解液产品的毛利率由2009年的27.76%提升至2011年35.15%,对应的毛利由1013.51万元增至4349.72万元。
综合来说,目前业内人士一致看好电解液产业的巨大潜力空间,据苏州大学能源学院郑洪河教授表示,未来5-7年,电解液将是锂电池产业中最重要的热点,它能解决电池的寿命问题,在消费电子成长与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领域将实现大规模应用。
涉锂矿概念股受到追捧
新能源汽车带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上游锂矿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国内锂矿产业资源禀赋较差、提锂技术一般,盈利能力尚待提升。
2008-2012财年间,锂精矿均价实现年均复合增长7.5%。以泰利森为例,2011年锂精矿平均售价为每吨311美元,2012年均价为353美元。近期泰利森宣布,2013年上半年锂精矿均价涨价10%-15%。
中国锂矿品位低,开发成本远高于外矿,相比之下经济性一般,下游企业如赣锋锂业均选择从海外进口,为此锂矿进口率达到80%。目前,锂资源94%掌握在海外四大锂业巨头手中。Rockwood、SQM和FMC三大国际锂盐巨头,基本垄断全球锂盐70%市场份额。
此前,路翔股份、西藏矿业、西藏城投、西部资源等锂矿投产,上述公司涉锂矿的概念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
2013年1月,路翔股份通过收购获得融达锂业100%股权。2012年年报显示,融达锂业于2012年4月17日正式开工后累计生产207天,201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103万。公司已经成立了锂事业部,希望扩大锂矿开发,来自安泰科的资料显示,其锂精矿计划产能为3.2万吨。
据上证报报道,西藏矿业年报显示,2012年生产锂精矿6086.73吨,完成计划的86.95%,实现营业收入7239.64万元,毛利润47.02%;西藏矿业去年全年营收5.11亿元,净亏损1.27亿元。
西藏城投拥有碳酸锂储量390万吨,目前盐湖提锂工作尚在准备阶段,力争五年内年产量达到2到3万吨。同样是盐湖提锂,中信国安、盐湖股份、西部矿业均有涉足。盐湖股份提锂做了五年以上,5000吨设计产能至今未能实现。中信国安2012年年报未提及碳酸锂的具体产量和业绩贡献,只称继续优化碳酸锂生产工艺,在稳步提高碳酸锂产量。
天齐集团收购泰利森——全球第一大锂矿生产商,打破了国外对锂资源的垄断,取得了定价权。
天齐锂业相关人士表示,天齐集团收购泰利森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审批手续,天齐集团已经取得泰利森股权,现在是天齐锂业向集团公司收购泰利森股权,这项收购还需要通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证监会的审批,审批不通过的风险应该非常小。
天齐锂业是全球最大的矿石提锂企业,碳酸锂产能约2万吨,其原料全部从澳洲泰利森进口。海通证券分析师施毅认为,收购实现了全球第一大锂精矿生产商与全球最大矿石提锂企业的强强联合,锂业新巨头从此诞生。价格掌控方面,泰利森产量全球第一(二期扩建前即占比32%),供应了国内80%的锂精矿,国内又以矿石提锂为主,因此新巨头将间接从原料源头掌握国内锂产品生产,真正掌握国内定价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