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态能源一举三得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曾经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全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而广东省未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仅有11%左右。重金属污染土壤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和发展畜牧业,不能生产进入食物链的产品,一些污染严重的地方甚至寸草不生。那么,土壤被重金属“弄脏”了,到底该怎么办?我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需要坚守,在目前国情下,这些被污染的土地不可能弃置不用,最好的办法是寻找合适的“去污剂”。
李润生指出,土壤修复技术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种。物理修复方法费时费工,化学修复方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且这两种方法成本高。因此,成本相对较低的生物法,即植物修复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
一些在平日看来并不起眼的植物,可以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生长,并富集重金属,利用其自身的适应、净化、吸收和转化能力,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逐渐向植物体内转移,从而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为此,王淀佐院士、石元春院士和李十中教授提出了利用生态能源产业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建议,其重要特点是产品不进入食物链,而进入能源产业链,在治理污染土壤的同时,所得产品还可用于转化为生物能源和发电,富集的重金属也可以回收待用,还能提供就业岗位。因此,生态能源产业既可治理污染土地,回收重金属,又可生产清洁燃料和电,同时为农民增收带来效益,可谓一举三得,其经济性将大大提高。
种植甜高粱试验效果佳
清华大学经过不懈努力,已经研发出了在重金属污染土地种植甜高粱富集重金属污染物,并用其生产清洁能源的技术。据李十中介绍,甜高粱是优秀的能源作物,亩产含糖12%~14%的茎秆5~6吨,对锌、砷、铜、镉等重金属及放射性金属铯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由于甜高粱高3~4米,进入高粱米中的镉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甜高粱米可以食用或饲用。而采用清华大学的先进固体发酵(ASSF)技术,则可以最经济地把吸收重金属后的甜高粱秆转化为乙醇,且乙醇收率和糖转化率比未污染甜高粱秆高2%~3%。进而将剩下的酒糟用于发电,同时将重金属浓缩到灰中。”李十中说。
甜高粱,一个能把土壤污染治理、重金属回收、清洁能源生产以及老百姓就业很好地串联在一起的清道夫角色,如何在我国受重金属污染威胁的近3亿亩耕地上发挥更大作用呢?专家建议,我国发展生态能源产业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应该先设立示范区,再谋生物能源治理土壤污染大产业。可以预见,一个以恢复生态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在重金属污染土地上生产可再生清洁燃料和电力的新兴产业——生态能源产业呼之欲出。
生态修复有望成为下一个金矿
一大型券商生态文明专题调研报告称,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中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行业的商机高达数万亿元。
“生态修复涵盖范围极广,矿山修复和土壤修复,将是当前最为紧迫的方向,也将是今后政府生态修复的着力点。”华泰证券分析师冯伟认为,“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大约有300亿元。“这300亿元主要起表率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资本,由此产生的生态修复行业有着超过万亿的市场空间。”
土壤修复政策推动
随着国家对土壤安全的重视,将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土壤修复土地置换政策若能出台,将使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中国政府网近日发布的一则消息引人关注。国务院近日决定对全国绿化委员会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整,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任主任。这再次体现了当前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视。
事实上,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越来越趋于严格,分步式目标逐步清晰,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码。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将以目前受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内蒙、湖南、浙江、江西等14个省区市为试点、全面启动砷、铅、铬、汞等重点污染物的源头减量和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