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相比年初工信部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速10%的预期目标低0.4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吕铁认为,中国长期增长潜力下降,从短期来看周期性因素是处于回升阶段的,但是这个回升有多高不确定,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将决定2013年的工业增长。展望四季度,尽管9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弱于市场预期,但51.1的统计局PMI指数创17个月以来新高,工业生产情况可能不会延续快速回落的趋势,但是也很难明显好转,实现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目标存困难。
而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周五表示,9月份的一些指标数据尽管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不大,并且9月份一些指标数据的水平并不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月份增长10.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但是10.2%的速度也是今年以来仅次于8月份的一个速度,也是不低的速度。”盛来运说。
宏观经济稳中有升为工业增速提供了基础,但
节能降耗却可能成为四季度影响工业增速的重要因素。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3.4%,下降幅度和去年同期持平,四季度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将会有后续政策支持目标的完成。
“今年的目标至少要完成3.7%以上,这样才能在后三年完成整个十二五目标,但随着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今年的节能减排形势也不容乐观。”谢极说道。
可以预见,为完成全年目标,各地方都面临节能减排年度目标考核,地方政府或将对高耗能、高排放工业企业生产、用电进行调控,而近期国家加大大气污染控制的力度,也将影响到发电量增速,进而影响四季度的工业增速。
而据国家统计局对40万企业(其中包括25万家是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家对后期的判断走势谨慎乐观。工业企业认为四季度或者以后一个时期经济与三季度相比基本不变比重占65.1%;认为四季度比三季度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生产有可能加快的占22.8%;认为四季度可能不如三季度的只占12.1%。
从工业企业库存情况看,85.5%的企业表示三季度企业库存处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增加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二季度虽经历了去库存,但是工业去库存并不彻底,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反弹的力度。
政策层面,吕铁认为领导层和宏观调控部门已经降低经济增长预期,开始直面经济结构性减速事实的背景下,只要中国经济不出现严重失速的状况,经济增速不低于7%时,出台大规模的宏观刺激政策的概率几乎为零。据此判断,对于2013年的中国工业增长而言,政策面的影响基本上是中性的。
四季度工业经济面临节能降耗与自身发展问题,但也出现利好现象。从工业企业订货情况看,80.7%的企业表示订货处于“正常”水平或“好于正常水平”,比二季度高2.0个百分点,预示企业四季度将处于较好的生产状态。
9月份PPI数据也显示市场现好转趋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9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上涨,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显示市场需求趋于活跃,宏观经济继续稳中有升。从环比数据看,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8月份环比上涨0.1%的基础上继续上涨,环比涨幅均为0.2%。1-8月份规模以上的工业的利润增长12.8%,比上半年提升1.7个百分点。
“即使增长速度比三季度有所回落,由于前面所谈到的结构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也在向好的方向转化,同时预期比较稳定,我觉得中国经济基本面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盛来运说道。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