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的发布,中国土壤的污染版图也越来越清晰。破坏容易修复难,在民众因不断出现的污染事件愤怒不已,国家重拳治理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万亿土壤修复市场的启动。面对这个全新的课题,资本和企业虽蠢蠢欲动,但受制于资金、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门槛,使得市场推进难以提速。
全国土壤污染情况堪忧
在先后出台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治理条例后,国家治理污染的重拳,开始向土地问题砸下。
近日,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下称《公报》),全方位地阐述了我国目前土壤所遇到的污染问题。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披露全国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
“可以说,当下全国的土壤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耕地和工矿废弃地的土壤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对土壤的治理刻不容缓。”省环保局相关人士刘先生对于《公报》内容表示。他介绍,此次《公报》,环保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共调查了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以外的国土,调查点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前后历时近8年。“采用统一的采样方法和标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详细调查,可以说这次马拉松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的总体状况。”
根据公告调查的结果,目前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2.3%、1.5%和1.1%。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
长期以来,由于粗放式经济发展,不少地区矿区、农田因经济活动而遭受巨大污染。但土壤污染较强的隐蔽性,使其并未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此次公告的发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
焦作有利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有利告诉记者,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大量的矿山树木遭到砍伐,周边耕地土壤由于矿山开采、金属冶炼和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废渣排放造成了土壤污染,导致粮食重金属超标。与此同时,由于气候变化和大量无机肥料的使用,也使土壤酸化现象日益严重。“国内很多地方的耕地,都或多或少出现块化、重金属超标等现象。在此土壤上生长的农作物,很多都表现出各类金属的富集特性。”
根据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数据,全国仅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面积就在5000万亩。全国耕地土壤面积10%以上受重金属污染,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不断出现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更已开始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力点。
万亿修复市场跃然而出
污染来得容易,修复和治理则要耗时耗力。随着中国土壤污染版图的越发清晰,在治理的背后也催生出巨大的修复市场。
4月中旬,鄢林花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内蒙古的高速公路植被修复工程,这个河南首例土地流转信托的践行者,在生态修复和土壤修复方面,也走到了众多同行的前面。
公司财务总监柳建光告诉记者,对于土壤修复和矿山修复,公司多年前便有此想法,且进行过多年的考察和调研。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意识到土壤修复的重要性,这个市场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与大气、水污染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几乎还没有人在做。因此这个市场一旦打开,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柳建光表示。
事实上,即使在公告出台前,省内已有不少企业开始注意土壤修复的巨大市场。省内一家矿业企业董秘告诉记者,公司正在论证和调研自有矿山的山林修复工作,希望通过从新种植、嫁接改良等多种方式,获取国家转型资金,恢复大山本来面貌。而郑州新生生态环保公司,也已将触角深入南方矿山植被的修复中,并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