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低碳城市”为河北保定赢得世界性声誉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1日 来源:南方周末

....

 

  保定电谷锦江国际酒店,中国惟一一家五星级的太阳能酒店。酒店整栋楼的一个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板,其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电玻璃等均来自当地企业。  图/CFP

  一年前,保定成为中国第一个公布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城市——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减排51%,比两周前温总理公布的全国目标高6到11个百分点。保定还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碳益”城市——其他地区使用保定制造的新能源设备形成的碳减排,要高于保定自身的碳排放。“低碳城市”,这张新名片已为保定赢得世界性声誉,以至于很少有人记得,2006年初,保定曾因为污染白洋淀而令世界舆论哗然。


  两周之前,中国政府提出的碳减排目标引起世界瞩目。


  鲜为人知的是,在北京以南140公里,一个名为保定的城市,早在一年以前就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碳减排目标,而且更为雄心勃勃。


  这使得保定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碳减排目标的城市,亦使其被视为在GDP的夺路狂奔之中,一个主动给自己戴上枷锁的“另类”。


  2008年,这个“另类”交出的成绩单是: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双双第一次冲上河北第一的位置——在此之前,这个城市的众多经济指标,在河北省的排名表上,从后面开始找的话可能会更容易些。


  北京奥运会之前,这个城市还奉命关闭了三千多家污染企业。


  不仅如此,保定还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碳益”城市——全世界因为使用保定制造的设备所形成的碳减排,要高于这个城市自身的碳排放。


  保定,这个自戴枷锁的舞者,看起来似乎舞动得更加自如。


  而与其他舞者一样,它也从来不缺少非议与争论。


  从“死鱼”开始的“电谷”


  “不能什么挣钱就干什么”


  2006年,白洋淀给了刚刚上任的保定市长于群一个狠狠的下马威。


  这一年开春,被温家宝称为“华北之肾”的白洋淀,破冰之后出现了大面积的鱼类死亡,不再干涸的白洋淀成了“酱缸”。


  于群随后赶往现场,他后来跟同事说,现场“用‘触目惊心’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一时之间,世界舆论哗然,中央高层震惊。


  于群随后关闭了四百多家企业——大致的估算是,这将拉低2个百分点左右的GDP增速。


  “死鱼”事件,“给了市委市政府、给当地干部群众一个狠狠的刺激。”保定市发改委主任郝国赤说,“不能什么挣钱就干什么——慢慢地你就可能挣不了钱了。”


  此时的于群,尚在思考这个城市持续增长的“战略支撑点”。


  保定当时的情形是:虽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但多年来因为“虹吸现象”,“只见好的企业走”;而不足100平方公里、不足百万人口的市区,对这个中国最大地级市——辖22个县市区、1123万人口——周边拉动颇为有限。当地颇为形象的两句话是:小马拉大车,大树底下不长草。


  于群慢慢把目光聚焦到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新能源设备产业上。保定的高新区在2002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惟一一个新能源设备基地”。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