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刘振亚:电源布局需优化 清洁能源比重待提高

发布时间:2010年5月20日 来源:中国工业报

....

    眼下,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在成为电力全行业的一致共识。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长会议上,中电联理事长、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特别指出,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转变电力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据了解,当前电力行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如电源电网发展不协调、新能源发展问题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巨大,电价矛盾突出等等。而在严酷的市场考验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下,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电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电力工业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走内生发展道路的思路,越发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这也是全行业达成共识的坚定基石。 


    电力行业专业人士指出,电力行业属于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电力发展方式,需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要靠自主创新来加以实现。此外,刘振亚进一步指出,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必须推动电力布局由就地平衡向全国乃至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进行转变。电源结构的优化,则需要由过度依赖煤电向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转变,并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电源布局需优化 


    据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能源配置处于过度依赖输煤的一种状态。 


    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的近60%通过铁路外运,运煤占用铁路运力资源的比重达到了51.2%,比2000年提高了12.6%。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输煤输电比例为15∶1,华中四省(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和华东地区按电煤输入口径计算的输煤输电比例分别为13∶1和48∶1。由于能源配置过于依赖输煤,而且运输中间环节多,调控难度大,煤炭输入区的电煤供应十分脆弱,一旦遭遇恶劣天气等突发因素影响,极易造成供需不平衡,煤炭价格失控,形成煤电运紧张局面。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电力发展注重就地平衡,分区平衡,导致70%的燃煤电厂分布在东中部负荷中心,由此形成大规模远距离输煤的格局。近年来我国之所以反复出现煤电运紧张局面,与局部地区自求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为此,电源布局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刘振亚指出,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应当积极加快西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型煤炭基地的集约化开发,有效控制东部地区煤电装机规模,实现由过度依赖输煤而转向输煤输电并举、加快发展输电转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紧张反复出现等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需要。 


    此外,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电源结构也需要进一步改善。这是因为一方面清洁能源装机在电源装机中的比重偏低。2009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为25.4%,比世界平均水平低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火电装机中30万千瓦以下机组仍占35%左右,发电煤耗约每千瓦时320克标煤,发电效率约36%,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对此,刘振亚指出,为了进一步优化调整电源结构,电力行业还应当在高效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进一步发展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等高效机组,不断提高高参数、高效率、低消耗的火电机组比例。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加快实施,将会有力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