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全球吹响了节能降耗集结号,中国也做出了到2020年,实现碳减排40%-45%的承诺。然而,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资源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企业成本与环境效益如何平衡?国企、民企与外企如何应对节能减排?一系列问题引起业内的关注,为此,中国新闻网能源频道推出《节能减排,中国企业在行动---转型升级下一步》专题报道,旨在宣传中国政府减排政策,推介各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做法。
近日,中新网能源频道对GE中国首席商务官黄克强进行了专访,进一步了解GE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做法与经验。
中新网能源频道:请您简单介绍下GE在发展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及策略?
黄克强:谈到低碳、减排和绿色发展,GE既是一个上市公司,更是全社会的成员之一。在不断追求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找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必要性,于是GE在2005年推出了 “绿色创想”战略。
在过去几年间,“绿色创想”以超出预期的势头持续增长,同时也实现了自己清洁技术研发投资增加一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用水与提高水的回收利用率等方面的承诺。
中新网能源频道:请您介绍下,GE是如何把减排理念融入产品当中的?GE在绿色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多少?(具体金额)获得的效益如何?(具体收益)目前绿色产品占比是多少?
黄克强:2005年,“绿色创想”战略启动。2008年,GE 来自“绿色创想”产品和服务收入达到17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1%。2009年,GE 全球157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来自节能、环保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收入达到180亿美元,占比超过11%。目前,获得“绿色创想”认证的GE产品及解决方案数量也已经从2005年的17种发展到了2010年4月的94种,达到2005年的5倍,今年我们有更多的产品也加入到了“绿色创想”认证的产品之列。
2010年6月,GE发布的绿色创想报告显示,2009年,GE投资了15亿美元用于“绿色创想”研发,提前一年完成了投资加倍的目标。并承诺到2015年,即未来5年将绿色技术的研发投资增加100亿美元;
此外,截止2009年6月,GE已降低22%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提高了34%的能源效率,超出了在2012年以前提高30%能效的目标。2010年,GE制定了新的目标即在2015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用水25%(均与2006年相比)。
中新网能源频道:在加大清洁技术及资金投入的同时,业内担心这样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您怎么看待这种看法?GE在运营过程中是否存在这种情况?GE是如何平衡环境成本与经济效益的?
黄克强:GE“绿色创想”产品在推广之初也遭遇过市场提出的质疑,但目前看来,“绿色创想”产品的在环保和效益两方面都超出同行业的平均水准,不仅能耗低、排放少,而且可以节省成本。
以北京某养鸡厂为例。2008年,GE能源集团为北京某养鸡厂提供了绿色创想认证的颜巴赫燃气内燃机,利用鸡粪产生的生物质气体来代替传统的燃煤火力发电,实现了每年发电1460万度,系统提供的热能被用于发酵系统保温以及在冬天为养鸡场和蔬菜大棚供暖,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郊区电力供应的紧张。此项目一年能帮助减少约9万5千吨二氧化碳排放,满足联合国关于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的要求。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