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合同能源管理:突破瓶颈需要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2年3月8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日前,天壕低碳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由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EMC)的企业集团投资设立的以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为研究方向的科研机构。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国务院讨论“最小的行业”


  2010年3月17日,两会闭幕后仅仅过了三天,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在这次会议中,除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的分工事项之外,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由于“合同能源管理”这个概念对很多人来说还非常陌生,而且到2009年时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产值不过区区200多亿。有人戏称,这是国务院讨论的“最小的行业”的问题。


  但是,对于业内人士和关注合同能源管理行业的国内外专家而言,总理亲自过问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却是非同小可。特别是在那次会议之后,2010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四部委《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将采取资金补贴、税收、会计和金融四方面措施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意见》同时明确,到2012年,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发展壮大一批综合性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服务体系,使合同能源管理成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我国研究节能减排技术领域的泰斗倪维斗对国家的决定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位专家认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是为落实国家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必须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最现实、最有效的产业发展方向。作为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龙头企业的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作涛及其团队伙伴们在得知国家的有关决定后,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公司总经理王坚军对记者说,搞了几年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最难的问题就是怎么向有关政府部门和客户解释自己干的是件什么样的事情。如今,总理发话支持,国家给出“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这样的定位,真有一种豁然开朗、心明眼亮的爽快。


  相当于三个三峡


  合同能源管理最早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中国仅仅几年时间。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通俗的说,合同能源管理就是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这种方式不需要客户花一分钱投资,却能够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并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而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后,将通过与客户分享节能项目的收益获取利润。


  以天壕公司按EMC方式在湖北当阳以及沙河建成投产的余热发电项目为例,此类项目均是与能耗企业签订了合同,完全由天壕公司(节能服务企业)投资,利用客户(能耗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余热,设计并建设起余热发电站。电站由天壕公司负责管理运营,发出的电“并网不上网”,参考国电价格,以优惠的价格供客户使用。如此,一方面节能服务企业能够通过发电、“卖电”,按合同约定得到收益。另一方面,客户在减排、节能两方面达到预期目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显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无论对国家、对社会,还是对合同当事双方企业,都有利可图,完全是一种多赢结果,是最优化的节能减排方案。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