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节能示范园遭冷落背后:推广遭遇理念误区

发布时间:2012年4月9日 来源:《望东方周刊》

....

  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政府东侧100多米处,一个奇特的园区坐落于此。南门紧挨马路,透过紧锁的电动闸门,路人可以看到一些高低格局不同、造型有些标新立异的建筑,园内杂草丛生,旗杆空立。很少有人知道,那是三个部共同扶持的绿色建筑科技示范项目“未来之家”。


  根据《中国环境报》2006年11月的报道,该项目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项目要建设成为以人为本、超低耗能、高舒适度、全面环保的新一代住宅典范。其中展示的住宅样板有日本太阳能生态住宅、韩国数字化住宅、美国木质结构住宅、瑞典现代集成住宅、德国21世纪住宅、西班牙能源住宅、意大利节能住宅、中国传统民居等十几个国家的十几种建筑形式。“这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国际性社区建成后将供人参观,并将持续展示6年。”


  2009年7月16日,时任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与能源部长朱棣文曾驱车到此参观,引发媒体关注。骆家辉当时表示,中美两国应合作建设更多类似的节能示范性项目。“未来之家”被舆论赞为中国节能建筑国际合作的一张名片。


  2012年3月6日,住建部下发《关于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201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2012年将制定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并将适时开展新建建筑强制性应用可再生能源试点,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实现绿色建筑普及化。


  而符合“十二五”规划的“未来之家”作为一个已经建成的示范项目,在两名美国部长参观后似乎销声匿迹,当时规划的最大一幢建筑尚未完工。


  “未来之家”的尴尬现状,透露了我国节能建筑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理念误区、政策瓶颈等现实疑难。


  大规模推广时机还不成熟


  “未来之家”示范园的日常管理由“未来之家置业有限公司”负责。从该公司官网可以看到,未来之家置业有限公司原名为中建科高通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6年。2003年公司以推动国家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工程“未来之家”为契机,综合运用最新的建筑节能技术,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以品牌的方式进行房地产开发。


  本刊记者在示范园内“徽派节能样板房”里见到了该公司工程部经理周小龙和两名工作人员。据工作人员说,自骆家辉与朱棣文参观后,没有其他人来过。周小龙等仅负责对园内建筑的日常看管维护,对示范园长远发展规划并不清楚。尚未完工的是行政大楼,按照规划那是一座融合前卫的外观与节能设计理念的建筑,现在处于停工状态。


  该公司负责人住在美国方面修建的样板房中,那是一栋单体别墅,分上下两层,门前立着5个太阳能光电板,贴着红色对联的大门上写着“美国未来之家净零能耗健康住宅”,字上对称贴有美国和中国的国旗图案。


  据这栋住宅的设计者、美国北得州大学教授陶永心告诉《望东方周刊》,当时他的设计理念是利用太阳能与地热循环系统,实现零能耗和无毒害。“零能耗针对的目标是外部能源,指的是建筑全年提供的可再生能源产量等于或大于所需的能耗总数。”陶永心说,当时他所知道的是该项目是中美之间一项全新的合作,“原则上中国提供土地,美国提供内外建筑设计、建筑投资、所有材料设备和技术人员。”


  陶永心透露,节能样板房建造之初还考虑到展示各国的节能技术的要求,“想借此推广一些概念和技术,希望以后使用到中国更多的建筑上。”


  为了了解未来之家几年来的状况,本刊记者多次联系于2003年批准该项目建设的某部,截至发稿时,没有得到回复。


  “大规模推广时机还不成熟,我们主要是考虑将它作为教育科研基地。”陶永心说,美方已将“美国未来之家净零能耗健康住宅”设为大学国外学习基地,“从2012年夏天开始,中美师生今后可能要在房子里住一段时间,采集样板房的数据。”


  陶永心不认为园区项目像看上去那样已经荒弃,他告诉本刊记者,自己和美国同仁一直在关注此项目,“我今年拿到了科技基金会的经费,计划6月在北京召开中美的建筑节能科学研讨会议,到时由清华的中科院院士等一起参与。”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