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
河道变成了庄稼地
那段童年时光曾经是寇贵友最为美好的记忆——光着小脚丫,和小伙伴们成群结伙地到村前的小河里“打鱼摸虾”,鲫鱼、鲇鱼、黑鱼,河里有许多种鱼。他记得有一次自己只用铁叉就叉上来一条10多斤重的大鱼……
而今,寇贵友55岁了,50多年里所流逝的,除了他童年和青壮年时期的时光,还有家乡的那条小河。“小河里早就没水了,有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农田。”他对记者说这些话时,语调中带着浓浓的遗憾和伤感。
寇贵友出生在锦州黑山县姜屯镇兰屯村,他的家就在绕阳河畔。绕阳河是我省第五大河流,属辽河水系。绕阳河流域曾经有方圆百平方公里的大片湿地,而近几十年来正在不断地大面积萎缩。
由于资源性缺水,绕阳河多处常年处于断流干涸状态,河套生态不断恶化,一些干河道已了无生机。“河道干涸以及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湿地消失等现象,都是水环境退化的表现。”辽宁行政学院张春光教授解释说。
到底哪些原因使河道逐渐干涸了呢?消失的河道从我们身边带走了什么?我们该作怎样的努力来扭转水环境退化的状况?
一方水土已面目全非
一场降雪后,在黑山县绕阳河苇场,早已干涸的河道里铺上了一层雪。一片洁白之中,积雪中露出来的一簇簇干枯的杂草十分扎眼。
“没有水了,这些河道都已经干了。 ”在苇场工作了30多年的寇贵友无奈地说。没有了水,苇场当然也就徒有其名了,这里再也产不出苇子。
不远处一段河道上,残留着农民们没有刨走的苞米茬——从前的河道已经变成田地了。
“在我们小时候,这里可完全是另一番模样。那时这里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啊!”寇贵友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家乡的美景。 “我家住在姜屯镇兰屯村,家门前就有一条小河,那是绕阳河的一条小河流。河里啥鱼都有,鲫鱼、鲇鱼、黑鱼、狗鱼等等,多大的都有。记得有一次我拿铁叉叉上来一条10多斤重的大鱼。小河里的植物种类也很丰富,菱角、蒲草啥都有。 ”
在河边长大,寇贵友自然从小就学会了凫水,他经常约上村里的小伙伴们到河里去嬉戏玩耍。那条小河曾给他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在55岁寇贵友的眼神中,很明显地透露出对那条小河的留恋之情。
“我家兄弟姊妹6个,小时候家里生活很困难,没吃的饿得不行,我就到河里去抓螃蟹,生螃蟹揭开盖就吃。那时候螃蟹也多,螃蟹洞很容易找到,一会儿就能抓一面袋子。 ”
“后来打鱼卖钱,一斤鱼能换回一个鸡蛋,然后把鸡蛋卖到供销社;再后来打鱼送到附近的养貂场,1斤鱼能卖2角5分钱,打鱼挣的钱买书、买本都够用了。 ”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潺潺流淌的小河不仅是这个村庄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它还滋润和哺育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杨占财也在黑山县绕阳河苇场工作,从小在绕阳河边长大。如今每当看到这些干涸的河道,他总是感到异常痛心。他对记者说:“我7岁那年,正赶上困难时期,家里没粮食了,我饿得走不动路,父亲到河里去打鱼,靠吃鱼我们全家才活下来。 ”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