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一条小河的消失过程折射出水环境退化之痛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3日 来源:辽宁日报

....


  扭转水环境退化局面乃当务之急


  张春光教授刚刚完成了“和谐辽宁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其内容之一是《关于扭转我省“水环境退化”问题的建议》。他认为,我省水利工作面临的真正危机还不是供需矛盾问题,而是水质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水环境退化问题。如不及时有效扭转,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威胁到我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张春光教授提出,在我省地表水开发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治理和修复人对水和水环境的侵害,来扭转水环境退化,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科学发展,是我省水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环境,要举全省之力,集中做好水污染治理、恢复水资源系统中的沼泽湿地、保护地下水提高资源储备及洪水资源化利用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他建议,新时期我省水利应当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更多地研究利用各种工程和管理措施拦蓄洪水,延长洪水在陆地上的停留时间,最大可能地回补地下水,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河流、湖泊、洼地的水面景观,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记者/徐晓敬)


河道干涸是水环境退化的投影


  寇贵友从20多岁起就在苇场工作,现在他是黑山县绕阳河苇场党总支书记。他向记者介绍说,自从1979年后,绕阳河苇场里的河面就开始渐渐降低了,芦苇长得越来越差,到2000年苇场的产量降到了低谷。

 

  “我也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年年缺水,这里杂草生得比芦苇快,草根子编成了铁丝网状,芦苇就钻不出来了,即使长出来的苇子也是带弯的,打草帘子都用不上,这样的苇子没人要。 ”


  因为缺水,当地的地下水水位也在逐年下降。寇贵友举例说:“3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村民打井,七八米深水就出来了,现在得打20米深才能上水;以前地里的机井打26米深就可以成天成宿地抽水,现在打机井没有40米深根本抽不上来水。 ”


  “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导致我省地下水水位呈区域性下降。而地下水具有资源、生态和环境三大支撑功能,地表水和地下水共同支撑着我省水资源的供应,互为补充。地下水水位下降,使地下水的三大支撑功能在明显削弱。 ”张春光教授说。


  “河道干涸以及水质恶化、地下水水位下降、湿地消失等,这些都是水环境退化的表现。 ”张春光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分析这种现象,他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这些年绕阳河降水量少、降水扇面小、径流量小,其扇面只有10438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0-60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6650万立方米,加上近年来气候干旱少雨,水量不足是河道、湿地萎缩干涸的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向河流单向索取的水利工程,在取得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流域水资源系统,闸坝和堤防改变了河流自然地貌特征,改变了自然水文条件,它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


  扭转水环境退化局面乃当务之急


  张春光教授刚刚完成了“和谐辽宁建设重大问题”的研究报告,其内容之一是《关于扭转我省“水环境退化”问题的建议》。他认为,我省水利工作面临的真正危机还不是供需矛盾问题,而是水质污染和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水环境退化问题。如不及时有效扭转,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扩大,甚至威胁到我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张春光教授提出,在我省地表水开发潜力已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治理和修复人对水和水环境的侵害,来扭转水环境退化,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环境,实现人水和谐科学发展,是我省水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建设良性循环的水环境,要举全省之力,集中做好水污染治理、恢复水资源系统中的沼泽湿地、保护地下水提高资源储备及洪水资源化利用这四个方面的工作。


  他建议,新时期我省水利应当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更多地研究利用各种工程和管理措施拦蓄洪水,延长洪水在陆地上的停留时间,最大可能地回补地下水,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河流、湖泊、洼地的水面景观,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记者 徐晓敬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