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的同时,由此带来的地区环境和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也对人类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中,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热点。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对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量消耗。因此,世界各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都把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当成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对于高耗能的企业来说,能源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想方设法开源节流,降低能耗费用,也已成为企业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后,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节能机制在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所谓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服务,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能源服务的外购契约安排,是运用市场机制来实现能源节约,其基本运作机制是:通过合同约定节能指标和服务以及投融资和技术保障,整个节能改造过程如项目审计、设计、融资、施工、管理等由节能服务公司统一完成;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回收和合理利润由产生的节能效益来支付;在合同期内项目的所有权归节能服务公司所有,并负责管理整个项目工程,如设备保养、维护及节能检测等;合同结束后,节能服务公司要将全部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耗能企业并培养管理人员、编制管理手册等,此后由耗能企业自己负责经营;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改造的全部技术风险和投资风险。相对传统的节能减排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一次革命。节能服务公司为耗能企业量身定做改造方案,提供所需资金及全程技术支持,并从节能效益中回收投资、获得收益;耗能企业则好比免费获得了一只母鸡,只需一段时间内把部分鸡蛋让渡给节能服务企业,此后母鸡及其所产的鸡蛋全都归自己所有。当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看重的,不仅是立竿见影的当下效益,更是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符合能源环境成本内部化要求的、能够更灵活高效地实现能源资源有效利用、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优选机制。节能成本内部化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将节能外部成本进行估价,并将它们内化到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成本当中,从而体现能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因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它们不会主动接受任何增加自己经营成本或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即使是政府强制企业节能,也仅仅是带来一时的服从和表面的改变,而不会使其产生内在的节能动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为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具有节能客户零投资零风险、节能服务有节能服务公司专业保障、树立节能客户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承担的良好形象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诸多优势和特点,有利于实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参与者的多方共赢。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载体是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直接目的的专业化公司。节能服务公司与愿意进行节能改造的用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户的节能项目进行自由竞争或融资,向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与用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赢利和滚动发展。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节能推广中的非市场因素障碍,实现了各方参与的多赢格局,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节能投资新机制。近年来,欧美日等国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新产业发展速度惊人,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对提高能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空前重视的背景下,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节能机制,将得到飞速发展。
作为制造业大国与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本着积极、负责、主动的态度减少碳排放,节能减排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积极努力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因节能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且节能减排大多属于投资大、见效慢项目,国家光靠自身的力量,来促进节能降耗的力度是不够的。因此还要积极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充分调动市场各方面的力量参与,促进节能降耗,合同能源管理就是调动市场力量参与的节能服务模式之一。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能兼顾社会、国家、企业客户、节能服务公司各方利益,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十分有益的运作模式。
在当前能源价格持续高涨的环境下,中国一再强调“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能源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界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然而,中国资源禀赋的“本”并不“强”。如果不转变“竭林而耕、竭泽而渔、竭矿而采,不顾自然、不计代价、不问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无论从近期看,还是从长远看;无论从国内资源看,还是从地球资源看;无论从当代人的发展看,还是从后代人的发展看,都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