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石膏板在美面临被诉 专家主张应诉化危机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7日 来源:世界建筑建材总网整理编辑

....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这个星期起开始在亚洲市场播出一则30秒的商业广告,内容是宣传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产品其实也是世界上各个贸易体共同分工协作、盈利共享的事实。广告片由中国商务部会同4家中国行业协会共同委托制作,被认为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品牌宣传活动。除了在亚洲播出外,接下来还计划在包括北美、欧洲等中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地区播出。这一广告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对于商务部启动“中国制造”海外宣传一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博士认为是好事。石耀东说:“商务部这一行为,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一种战略关切,展现了中国制造的软实力。”提到“中国制造”,不免让人联想到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中国制造事件,尤其是近期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石膏板事件”。


美国媒体的中国石膏板“有毒”论调令中国企业声誉受损


      事件始于2008年下半年。 美国媒体突然集中报道,不少美国居民因使用中国产石膏板,不仅屋内出现臭鸡蛋气味,金属用品遭到腐蚀,而且人体健康也受到损害,一些人出现流鼻血、头疼等症状。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宣称,已接到2100多宗针对中国石膏板的质量投诉。一些美国房主甚至提起法律诉讼,要求中国企业给予赔偿。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为此正在进行历史上最大的调查活动。


      2009年5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美国环保署发布检测报告表明:虽然在含硫气体方面,中国石膏板含量略高于非中国产石膏板,但在甲醛和乙醛方面,中国产或美国产石膏板都存在相关物质。


      2009年11月,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再次公布检测报告,报告发现有问题的中国石膏板和美国受害家庭的电器腐蚀现象有“关联”,但是有害物质含量指标是比较低的,并没有超出美国的石膏板产品标准规范。另外报告还承认暂时还无法证实中国石膏板和健康问题的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报告公布后,美国相关媒体的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并没有“没有超出标准规范”和“与健康问题无关联”的字眼。通篇都是在强调“关联”。


在还缺乏足够的证据情况下,美国方面指称中国石膏板“有毒”,不断将中国石膏板“污名化”甚至“妖魔化”的舆论倾向,已损害了中国产品的信誉,使中国企业蒙受了损失。但迄今为止,美国方面仍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中国石膏板应当受到如此指责。


      美联社的一篇文章指出了这种“污名化”宣传的效应:48岁的乔治在2004年买了佛罗里达州西南部的房子,他立即开始闻到有异味,电线腐蚀和头痛。近期当他看到有关中国石膏板的报道,他就推测自己的房子也是因为用了中国石膏板才产生的同样的问题。于是马上打电话给相关的承包商。结果他被告知他使用的是百分百的美国产品。事实上使用和他一样的美国品牌石膏板的户主并不少。然而。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投诉的数量远超过对美国石板墙的投诉数量。污名化宣传的另一个结果是,无形中“屏蔽和过滤”了一些有问题的石膏板。“所有的媒体都不断针对中国,中国,中国,”乔治向媒体表示他的质疑,“那么有多少人放弃索赔,只是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没有使用中国石膏板,并认为他们的产品没有受到污染?”

 


美国企业无法免责


      有意思的是,结果乔治没有起诉这家美国公司,但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已经证实,有其他几个诉讼案起诉美国石膏板制造商。美国的报道还提供了这样的事实:“有些美国企业的产品同样存在问题,虽然这些企业受到投诉的少于中国企业。”


      房屋出现问题原因是非常综合和复杂的,跟石膏板产品本身、使用的环境、使用的方式、建造方式、甚至是其它的建筑材料都可能有关系,并不是仅仅是石膏板产品本身这样简单。围绕中国石膏板纠纷,专家认为,美方提起诉讼也应按照法律规范层层推进,行业链条中各环节都应承担其责任,跳过中间各环节而直指中国制造商的行为值得商榷。


      现在的情况是,权威部门还没有认定原因,各种报道和诉讼就把一切归因于中国产的石膏板。有些政客和媒体还特意点名我国石膏板行业的领军国企,试图把一个简单的产品纠纷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来。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