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阚治东:资本市场不倒翁20年风雨路

发布时间:2010年3月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他在中国资本市场驰骋20年,几经沉浮与挫折,但始终走在第一线。而和他同时代的证券大佬们,或深陷囹圄,或已在资本市场销声匿迹,仍活跃在最前线的为数极少。 


  他是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申银证券的第一任总经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他把这家公司打造成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效益最好的证券公司;他参与创办了深圳创新投,并将这家公司打造成中国最为成功的本土创投;他试图挽救南方证券于危难之间,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功败垂成。离开南方证券后,他走出体制,东山再起,尽管在二级市场已很少看到他的身影,但在VC、PE市场却干得风生水起。不久后,在他的领导下,一个拥有10多个基金,总资本达数十亿元的民营创投集群即将诞生。 


  给一缕阳光就灿烂,给一点空间就茁壮成长,他就是阚治东,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倒翁。 


  日本留学改变一生命运 


  在接触证券行业之前,阚治东的经历与当时许多上海人并无太多不同。1952年生的阚治东,1969年初中毕业后就到黑龙江插队,在北大荒务农10年后,1979年回到上海,在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工作,然后在职读了中专与大专。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野村证券在上海办了两期证券学习班,阚治东也参加了学习,但对他而言,这次学习也只是了解了证券的基础知识,并没有特别深刻的体会。 


  转折点是1987年。当时阚治东年已35岁,还只是工商银行的科级干部,如果放在平常年月,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阚治东一生的格局已定。但改革开放初的中国,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蜂拥而出,阚治东抓住的机会是证券市场。 


  1987年4月,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团委有人告诉阚治东,分行打算推荐他到北京去参加出国研修生的考试,上面要求的推荐条件是35岁以下的科级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懂日语。恰好3个条件阚治东都符合,于是就参加了选拔考试,并顺利拿到了留学名额。当年,阚治东以中华青年联合会第五届赴日研修生的名义留学日本,专业是证券,学习时间是1年。 


  在日本,阚治东研修的地点是蓝泽证券株式会社——日本一家中等规模券商,阚治东如饥似渴地学习证券业务理论知识,在股票部、债券部、国际部、证券情报部、综合事务部、电脑部等部门实地了解各项业务的具体操作。阚治东在蓝泽证券公司的大阪、名古屋、富士、清水、厚木等近20个支店实习期间,和蓝泽证券的证券经纪人,走街串巷,了解日本证券经纪业务运作流程,结识了很多日本证券公司客户,从中也了解了证券经纪人这一职业的艰辛。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阚治东目睹了1987年那个惨不忍睹的“黑色星期一”。在日本东京日本桥附近的证券图书馆,阚治东整整待了1个月,写出了他的研修报告。那1个月,为了省时间,阚治东几乎每天就带瓶可乐进馆,从早上8点半坐到下午5点半。那1个月,阚治东查阅了大量日本证券市场的发展资料。离开日本时,好学的阚治东对证券业的日常操作规则,日本证券市场发展历史等已了然于胸。 


  见证早期证券市场发展 


  1988年,阚治东从日本学成归来,时任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的毛应梁让阚治东去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主管证券和投资业务。当时,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下属已有两个证券业务部,其中静安证券业务部是全国最早成立并开办股票交易的证券业务部,在国内有很高知名度,也是当时上海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但此时的证券业务在上海也只是象征性的存在,“两个营业部1年到头交易的就是6-7个股票和一些国债,证券业务每年只产生几十万利润,而整个信托公司年利润有5000多万。”据阚治东回忆,1988年前后还只是中国证券业的起步时期,无论是规模还是利润,都还微不足道。 


  阚治东上任不久,就通过国债买卖展示了他在资本市场上的过人天赋。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支援国家建设,财政部发行了大量国库券,因为当时民众收入普遍较低,为了完成发行任务,很多企事业单位都是将国库券作为政治任务摊派,有的甚至是作为工资的一部分发放。但因为缺乏金融常识,许多人不知道国库券能干什么,100元面值的国库券在许多地方只能卖70、80元。但1988年前后的上海,许多本地人已知道国债的投资价值,因此交易价格已接近国债实际价值。因此,上海和外地的国库券价格上差价不小,许多黄牛就钻了其中空子。看到这一点后,阚治东认为,与其让黄牛赚差价,为什么不干脆自己来做这个业务呢?于是,阚治东依托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为中心成立工商银行国库券报价信息网,了解到各地国库券市场信息,并派队伍到全国各地收购国库券。


    阚治东这一决策马上带来成效。1988年,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国库券日均交易额只有数十万元,到了1990年,日均交易额已突破1000万元,其中静安业务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国库券交易市场。 


  1990年,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接手上海人行的申银证券公司,由阚治东担任总经理。他和黄贵显、胡瑞荃带着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的员工正式自立门户,走上独立创业之路。当时,阚治东对那批员工说,别看今天工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号称全国最好的信托投资公司,每年有5000多万利润,我相信用不了几年,申银证券公司就会超过它。此后果然不出阚治东所料,申银证券公司1990年就获利500多万元,第二年获利2000多万元,第三年获利1亿多元,第四年2亿多元。直到阚治东离开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申银证券及此后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利润几乎每年翻番,成为中国证券业中注册资本最大,营业网点最多,各项业务量最大的证券公司,被媒体称为“中国证券业的航空母舰”。 


  在阚治东的带领下,申银证券诞生了中国证券史上许多个第一:第一张人民币特种股票、第一张可转换债、第一个股票指数、第一本股票年报、第一台用于股票交易的电脑、第一块股票交易行情电子显示板、第一个异地营业部、第一个股票交易大户室…… 


  有一年,阚治东利用去日本开会的空隙,拜访以前他研修实习地——蓝泽证券公司,蓝泽社长特意带阚治东到公司营业大厅,向一批阚治东熟悉的员工介绍“阚先生,大家都认识吧,阚先生现在是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的社长”。蓝泽证券公司几位曾与阚治东在一个宿舍楼住过的年青职员惊诧万分,说什么也搞不明白,几年前对证券市场知识一点不懂,拜他们为师的阚治东怎么转眼就成了中国最大证券公司社长了?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