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北京实创环保董事长赵玉华:中关村的“园艺师”

发布时间:2010年3月9日 来源:生意场

....

  一支,两支,三支……当采访结束时,烟灰缸里已满是烟蒂,一个小时里,他手中的烟几乎没停过。


  他就是赵玉华,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总发展商,北京实创环保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吸烟有助于思考,赵玉华是位勤于思考的人。


  “我的目标就是把环保科技示范园建成世界一流的‘绿色硅谷’。”出身行伍的赵玉华言语间透露一股豪气。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赵玉华创造了两个“第一”,建设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我国第一个打出“环保”理念的环保科技示范园。


  “在园区的规划、建设、生产等方面,将采用大量先进的环保技术。在总占地面积359.4公顷的环保科技示范园内,绿化率将达到50%以上。”


  “环保示范园是中关村一个专业性园区,与其他开发区的区别是给相对专的一个产业营建一个独立的园区。在北京市,环保示范园是要五年上台阶的重要项目,在海淀区是支柱型项目。位于两轴两带中生态带的环保示范园在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园中园、两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服务区’共8大功能区。”


  赵玉华说着还伸着指头比划着“八”,笑咪咪的眼睛里充满自信。


  “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对于专业性的园区,在招商时我们很挑剔,要严格遵守《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绿法》的全绿色建设体系,并且对入园企业的建设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导和约束,这一体系贯穿了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招商和管理的全过程。”以环保为己任,在我国的科技园区开发建设中是空前绝后的,实属首例。


  “是自行车把我带到上地的。”


  当问及赵玉华为何复员后选择到上地工作,他这样说。


  “我是1992年从部队转业后到了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当时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觉得上地离家近方便,所以才去那里的。


  “当时上地就是一片荒地。我当时来了根本不知道具体做什么,怎么做,但看着那一大片土地,就觉得肯定有事做。从一名拓荒者、参与者开始,我与开发区有了不解之缘,这样一干就是十几年。”


  问起他是从什么时候走上“领导”岗位,赵玉华说:“我在部队是团职干部,刚到上地开发区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当时叫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筹建办公室。但我的组织管理能力还不错,半年之后,就做了办公室副主任。”


  这也算个官吧,记者和他都笑。这时,他突然提高了声音:“但毕竟我在部队是学希伯莱文搞破译工作的,对开发区的工作很陌生。当时开发区的概念就是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创业,建开发区就是建厂房、埋管子、修路。那时我每天6点半就到工地,8点半上班之前要把全工地走一遍。半年后,工民建的程序我已经摸得很清楚了。掌握的知识可以说不亚于一个学工民建的本科生!”


  细腻中有粗犷,严厉中有爱心,自律中有张扬,稳重中有激情,这就是真实的赵玉华。


  法治


  财富时报:听说为了在环保园实现你的天人合一开发理念,特意邀请清华建筑学院的专家学者共同编定了一套《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绿法》(简称《绿法》)。据了解,在我国的开发区和科技园区中是第一个“依法治区”的,请谈一谈这部法规在管理上什么帮助?假如有人说赵玉华是在拿《绿法》炒作,你怎么对待?这部《绿法》的最大意义在哪儿?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