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四年,外资主要涉足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市场,现在它们向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以及节能技术市场迈进。Primafuel是一家美国新能源生物技术公司,它正在向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军。它的同路人还有众多外资基金和其它能源技术公司。
与此同时,外资已从中国利用新能源中发掘出巨大商机。不久前,英国康普艾公司在上海成立中国首家中外合资CNG(压缩天然气)设备制造公司。这将为中国的天然气市场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作为汽车的一种优质代用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具有抗爆性能好,有害物质排放量少,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燃料费等一系列优点。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在全球常规能源逐步走向枯竭、环保呼声日渐高涨的背景下,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不错的选择,这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共识。
随着节能等理念的推广以及政府政策的引导,新能源在中国本土的需求将会逐渐加大,未来市场潜力不可小觑,这也是外资巨头觊觎中国新能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上,中国政府近年来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面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这被认为是外国公司投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一大动力。
早在3月26日,中国财政部就发布了《关于就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两个文件,提出财政部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对符合条件的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最高20元/瓦的补贴。紧接着,财政部又发文详细解释了关于“支持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政策细节,这将大大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在已经发布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体现了对新能源的支持。期待中的能源产业振兴计划将可能很快出台,有望明确新能源发电的份额,提出与电网系统相关的对接办法、技术标准,进一步在财政、价格、税收、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支持。
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大量投资大大推进了新能源行业发展进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