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目前全国661个设市的城市中,只有近80个城市在部分居民中实行了阶梯水价。全国人大法律委、法工委调研的14个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沈阳等十个大城市均未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2006年9月武汉开始实施阶梯水价改革。具体的收费方式为,根据居民整体用水情况,将水费按照人均用水量实施三个档次的递增式收费,不同档次的用水价格最多相差近一倍。然而,由于阶梯水价要求一户一表,改造成本较高,而且对人数众多的低收入家庭压力较大。
兰威水务公司董事长孙晓霞说,实行阶梯水价的前提是抄表到户,而抄表到户的前提是户表改造,兰州市需要户表改造的有52万户,改造完成共需要9.6亿多元,而这笔钱该由谁来出,成为制约实行阶梯水价的最大困难。
虽然调整水价的权力在地方,但是地方调整水价要向国家发改委备案。而国家发改委从2006年就开始酝酿出台“办法”,但时至今日,“办法”仍在征求意见当中。
据透露,“办法”将对水价上涨条件、地方人力成本等水价构成因素、上调时机等进行详细规定。初步的方向是,确定对供水公司的成本核算、价格激励等措施,建立一个供水公司评价体系。按照这个方向进行水价调控,未来的水价既不能一直不涨,也不能乱涨。“发改委的目的就是把水价调整从合法化走向不仅要合法还要合理。”傅涛说。
“当然,调整还要平衡一些关系,比如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这是肯定要做的,西部的穷困人群付不起的,可以把价格调上去,然后对穷人进行补贴,这是有利于这个行业的社会公平。再比如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可以让城中心的人补贴结合部的人,这也是一种责任。”傅涛建议。
而国家发改委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调价过程中依法履行听证制度,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同时要求各地在调价过程中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博弈
水价该不该涨:给个让百姓接受的理由
正方
水资源费之前价格是比较低的,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势必会上调水资源费。水价不上调,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
水价上调基于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成本原因。源水与出水之间差距越来越大,源水越来越污染,而水务企业服务标准越来越高。现在其实是为了降低水价而降低了服务水平,水务公司为了不亏损而降低了服务水平。二是服务链的延长,水务企业原来不处理污水现在处理一半的污水,以后会处理70%的污水,现在所收的污水处理费只够企业处理一半的污水,这个成本是客观增加的。目前情况是,水价不上调虽然赢得了民心,但实际付出的是环境代价和人们的健康代价。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陶咏梅:
首先,水价上涨是大势所趋。不能否认我国的水价一直是比较低的,现有的水价无法使水务集团得到收支平衡,因此水价的上调,势在必行。其次,在水价上调的过程当中,老百姓最关注的就是价格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有一个阶段性调整的问题,也就是说,水价的调整要分阶段、透明地公布给民众,分阶段是指要逐步达到大家能够接受的价格,而不能一下子就提高到理想的状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