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脱胎换骨,加大投入,创立新的产业。
通过反复考察论证,方崇钿发现当时国家正在加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其中必有极大的商机。权衡再三,他选定了通信电缆、光缆生产项目。他认为这是一个在遨游企海中可以进一步做优、做强的产品,可以成为自己攀登创业高峰的新起点。
1993年,方崇钿筹资2000多万元,创办“温州市金田电缆有限公司”。在6个月内完成了基建工程,上马了两条先进的通信电缆生产线,专业生产邮电通信电缆,使他的企业在产品技术含量和占领市场制高点上有了新的突破。
历来好事总多磨。
在方崇钿的电缆项目投产刚刚取得效益的第二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格却因不正当竞争大幅度下降,方氏企业碰到了新的难题,新的挑战。面对如此“险情”,方崇钿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在冷静地分析市场前景以后,发挥公司本身机制灵活的优势果断决策,投入600多万元,将原来为筹集电缆生产资金准备处理的圆织机生产线重新上马生产编织袋,吃了一口“回头草”,带来600多万元利润。这笔资金又投入电缆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中,使电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很快形成年产350万对公里电缆、60万芯公里光缆和15万箱五类数据网络电缆的生产能力。此后,方崇钿的电缆、光缆、五类数据网络电缆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市、县电信局、广播电视局和铁路、部队,并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1996年2月,在浙南颇有名气的“金田电缆有限公司”升格为“温州金田集团有限公司”。此后,方崇钿不断加大投入,1998年再次投资4500万元,进行通信光缆和通信电缆的技术改造。
2000年,随着金田塑胶有限公司、金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田大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投入运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金田集团为“中国无区域集团”。方崇钿的家族企业从当年小打小闹的小作坊一跃而成“国”字号的面向全球的多产业、跨行业集团企业。从此,“中国·金田”的品牌随着它的一批批产品漂洋过海,融入了世界贸易市场的大海洋!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为了迎接新的挑战,金田集团再次投入巨资,继续改造通信光缆、带状光缆生产线,完成15万箱光缆和5类数据缆的技改。同时征地36亩,在电缆公司内进行标准车间、公用设施、员工食堂、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厅、厂区绿化等建设,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娱乐、休闲环境。
2002年,龙港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两张“国字号金名片”以后,方崇钿意识到印刷和礼品包装用的塑料薄膜原材料生产前景广阔。而这种塑膜过去都是由中间商从外地采购,既增加了成本,又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为了适应龙港经济发展需要,为龙港的区域品牌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开拓金田集团新的增长点,方崇钿瞄准软包装行业原材料,继续开发新产品。
经过南到广东、福建,北到东三省的广泛市场考察,方崇钿决定投资生产高分子塑料薄膜。经过两年四轮艰苦的谈判,于2002年5月与德国布鲁克纳公司签订了价值8800万元的设备采购合同,购进一条年产2.5万吨BOPP塑料薄膜的自动化生产线,为打造龙港第一艘“企业航母”打下了基础。这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在龙金大道新征土地146亩,于2003年12月建成投产。其整个工艺流程从树脂处理、挤出铸片、薄膜纵拉、横拉、牵引收卷、分切包装在一条生产线上全部完成。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2003年重点建设项目。
紧接着,方崇钿又投资1.8亿元,征地120多亩,引进了年产9000吨BOPA尼龙薄膜的两条生产线。
金田塑业,已经成为国内少有世界一流的BOPP、BOPA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大半个中国。法国、印度、缅甸等国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贸易。
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的“老外们”成为金田集团的家常客人。
拿破仑一世曾经说过:“不要打扰它,中国醒来之日,世界将为之震憾!”
现在,中国浙南象方崇钿这样的企业家们都已“醒来”,全世界都为温州人无处不在攻无不克的从商精神所震憾!
企业家们的知音
方崇钿一身奋斗,创造了亿万财富,也赢得了无尽“光环”。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他许多荣誉和嘉奖。他身兼“温州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温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苍南县工商联合总会会长、企业家协会会长”、“苍南县慈善总会副会长”、“苍南县政府经济顾问”等众多职务。他把这些社会职务都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积极谋划全县和龙港的工商界活动,把工商联和企业家协会办成企业家们的“娘家”组织,办成企业家与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联系的桥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