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自农村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江苏全省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农村河塘的疏浚整治。自2003年农村河塘疏浚整治工程启动实施以来,江苏逐年增加对农村河塘疏浚整治的资金投入,省级财政直接补助从2003年的6000万元猛增到今年的5亿元。2003年至2009年,全省资金累计投入达9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69.9亿元。
同时,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对苏南、苏中、苏北的省级以上补助标准,分别达到投资总额的50%、60%、70%,宿迁更是高达80%。
江苏省政府还明确,在河塘疏浚整治中需要机械施工的土方工程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帮助筹集,不得向群众集资摊派,并对苏北等贫困地区给予重点补助。
据统计,2003年至2009年,江苏全省累计完成规划内县、乡河塘疏浚整治13.3亿立方米,村庄河塘6.7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污染农村河塘的淤泥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如果以10厘米厚的淤泥来肥田,那可以覆盖2600万亩的面积,大约相当于江苏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5%。
在农村河塘疏浚整治中,江苏各地还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合理开发水土资源,通过拍卖林权和水面养殖经营权、出售淤泥土方,实行以土换资、以水生财,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宽投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村河塘清淤的投入。社会各界和部分地区受益群众也积极投入,支持河塘疏浚整治。
完不成任务的“河长”将被“一票否决”
有了充足的资金做保证,无疑让农村的河塘疏浚整治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是疏浚整治后该怎么管护,又成了摆在江苏各地面前的又一问题。江苏各地创新实践,用新机制破解难题,确保疏浚后的河塘水长清、岸长绿。
为治理太湖,无锡市于2007年在全国首创“河长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近年来,“河长制”被引入了江苏农村河塘疏浚整治与浚后管护,一些地方已经将河塘疏浚整治管护与评优提级挂钩,完不成任务的“河长”将被“一票否决”。
“河长”不是官,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河长”当得好不好,事关单位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在“河长制”的诞生地无锡市,记者详细了解了“河长制”管理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情况。
以无锡市惠山区为例,每位“河长”在年初时,按每条河道3000元缴纳保证金,建立“河长制”管理保证金专户。同时,区财政划拨配套资金,充实到专户。专户资金用于对“河长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推进及奖惩。年终经严格评议,参照“水质好转、水质维持现状、水质恶化”等综合指数,对水质好转且达到治理要求的,全额返还保证金并按缴纳保证金额度的1倍进行奖励;水质保持正常标准的,全额返还保证金;水质恶化的,全额扣除保证金。
据了解,目前无锡市的大小数千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河长”,河流所过的区域有“片长”,每段河流还有“段长”。正因如此,全市每条河流被从头到尾认真地“看管”起来,疏浚后水变清了,环境变美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