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塘疏浚整治与管护走在全省前列的南通,也有独特的办法。针对当地以农业为主、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实情,海门市专门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将农村沟河、生活垃圾、道路、工业污染控制、绿化、面源污染控制、改厕等内容合并管理,集中整治。而且,各乡镇园区都组建了保洁服务中心,河塘的浚后管护纳入了正规化轨道。
水系沟通使美景复现
四通八达的河网水系,是鱼米之乡江苏的一大特色。前些年,由于很多河道久未清淤,加上因不合理建设造成的人为堵塞,不少地方农村水系遭受破坏,河道中大量坝头阻塞水体流动,恶化河塘水质。
江苏河塘疏浚整治的一个重点就是“治本”,通过消灭断头河浜、打捞沉船、清除障碍物等办法沟通水系,实现河道畅流,同时突出生态河道建设,以最大程度体现水乡生态风貌。
张家港市自2007年开始启动实施拆坝建桥工作,头一年就拆除农村河道阻水坝头1100条,建桥涵1000多座,农村水质大大好转。无锡市胡埭镇鸿翔村在沟通水系时,重点清除了40多条河中坝基,河段再次串通成流,两岸群众拍手叫好。
结合河塘疏浚整治工程,江苏省各地还加快推进农村水生态修复工程。如在河道护坡的设计上,一些地方将水泥护坡改为生态护坡,包括木桩式、马头墙式、格子栅栏式,并种上水生植物,有的村级道路两旁的小河塘还恢复了湿地生态,令人赏心悦目。
在昆山市,清清河水奔流在经过重新规划的农村河网里,现代化手段还可以即刻侦测到水质变化情况,周市镇建成了全国第一家的镇级卫星实时监控水系网。
在周市镇水利站,记者从沙盘和电子大屏幕上看到,每条小河的水质、水位等数据和图像闪跳不停,用手机就可以随时接收到这些数据和图像。
据了解,苏南、苏中各地水系已经沟通大半,苏北也正在积极推进。通过畅通水系,很多村落碧水环绕,“小桥、流水、人家”的原生态美景重现。 见习记者闫艳 通讯员李莉 范圣楠 记者高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