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专家:发展锂电汽车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0年3月25日 来源:《科学时报》

....


        (3)市场优势


        中国人口多且分布高度集中,适合发展小型汽车,这为锂电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


        消费习惯是决定电动汽车在市场上是否可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老百姓对于汽车舒适度的要求远没有美国人那么挑剔和奢侈,大多数人对于私家车期望的还是能够挡风遮雨、灵活支配,能够以车代步就可以了。


        (4)政府的财力物力相对较容易启动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


        我国已自主研发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公交充电站,可为50辆奥运纯电动客车提供整车电池快速更换和集中充电服务,为车辆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已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5)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使我国内燃机技术资产报废的损失与西方相比非常有限


        与传统汽车工业已经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锂电汽车的商业壁垒要小得多。传统汽车工业的不发达正好是我们发展新型锂电汽车交通模式的优势所在,可以更容易轻装上阵。


        发展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路线图


        我国的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不用政府投资,是完全靠市场发展起来的。2007年,电动自行车开始批量采用锂离子电池。锂电池在未来几年内更受电动自行车的欢迎。这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也为电动汽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借鉴Plug-in混合动力汽车的概念,发展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动力、油为辅助动力的“电油”混合动力汽车,独辟蹊径走符合我国国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这种车除有一个小的内燃机外,装有10千瓦时锂离子电池,可用低谷电充电。


        电池驱动60~80公里,对于我国大中城市的绝大多数用户,上下班不用一滴汽油,将使我国大中城市交通基本电气化。小的内燃机,可以延长行驶里程,这就克服了纯电动车续驶里程短的限制。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时,“电油”混合动力汽车有一定优势,但这只是一种过渡。


        大城市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及政府机关的置换轿车是锂电汽车的首选市场。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5~10年内纯电动车可以产业化。


        建议


        政府应制定“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出台对于锂电汽车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锂电汽车产业,尽快制定锂电汽车规范和出台电动汽车市场准入政策。


        采取措施鼓励购买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大城市公交车率先改为锂电汽车。规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出租车公司新购的车为锂电汽车;取消购置税,补贴减排费,优惠在中心城区停车等;


        建立充电等基础设施:由国家电网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内筹建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多种方便用户的充电服务;普及电费的分时计价并拉开峰谷电价的差距;


        安排20亿元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尽快形成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


        少建抽水蓄能电站,用锂离子电动汽车分散储电,用省下的建设费用补贴锂离子电动汽车消费者;


        鼓励锂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发展,出台并完善技术和性能规范。(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