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银行业低碳信贷一支独大 产品匮乏困扰

发布时间:2010年3月27日 来源:21世纪网

....


  另一方面,国际投行早已捷足先登开始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开拓。


  根据世界银行及新碳金融公司估计,2008年国际碳交易市场总额约达1200亿美元,而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则预测,至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可达1500亿美元,超越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市场。


  中国银行报告显示,根据相关预测,2012年以前中国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同时,中国CDM市场潜力巨大。发达国家每年需向发展中国家购买2-4 亿吨CO2当量;而中国占了其中近50%的市场份额。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潜在二氧化碳交易量将近8亿吨,远远超过其它潜在供应国。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早在2006年就承诺5年内将在内地投资30亿美元扩展二氧化碳排放额度业务;其目前的项目有宝丰县耐火材料生产线焦炉煤气利用项目、固始县杨山明源实业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厂项目、平顶山瑞平石龙水泥有限公司低温余热电站工程等。


  高盛目前占有的项目包括:中国目前最大的碳交易项目——辽阳石化公司的氧化二氮减排项目,其它的还有黑龙江建龙富余煤气发电项目、河南昌源36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及多个风力发电项目等。

 

  IFC助力先行者


  在CDM市场领域,浦发银行走在中资银行的前面。


  2009年7月,浦发银行成功取得首单中国CDM项目财务顾问,为陕西两个装机容量合计近7万千瓦的水电项目引进CDM开发和交易,此次CDM项目每年将为项目业主带來约160万欧元的额外售碳收入。目前浦发银行推出的《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中包括法国开发署(AFD)能效融资方案、国际金融公司(IFC)能效融资方案、清洁发展机制(CDM)财务顾问方案、绿色股权融资方案和专业支持方案。


  除了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目前抢夺碳金融业务的银行还包括北京银行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而在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的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公司(IFC)的身影,其中IFC是北京银行的外资股东。


  作为国内首家加入“赤道原则”的银行,兴业银行表示在今后3年里,至少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于节能减排和碳交易项目。目前,兴业银行已与IFC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切入中小企业的能效融资项目。


  北京银行向本报记者表示,该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合作机构主要是IFC和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目前,该行与中国投资担保公司EMCo合作项目贷款已发放30多笔,金额近3亿元;与IFC合作发放能效融资贷款已有十余笔,金额近1亿元。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