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新能源汽车革命到来 自主品牌欲“后来居上”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8日 来源:新华网

....


        中国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分析认为,很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都有一个战略重点,比如美国将研究重心放在氢动力燃料电池车上,而日本则推崇混合动力车。而中国的优势是纯电动。


        熊良平告诉记者,纯电动车省去了油箱、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电动机和控制器的成本更低,且能量转换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电池生产大国,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持续支持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形成约1800项专利。在三大核心技术之首的电池方面,中国已有由上千家企业组成的电池产业集群,小功率锂电池产品占世界市场的三分之一。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纯电动车不仅适合中国国情,而且对于汽车业未来发展方向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另外熊良平从能源角度仔细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纯电动车同样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石油资源日渐减少且不可再生的今天,纯电动车选用电能驱动车辆运行,从而摆脱了客车对于传统石油燃料的依赖。纯电动车在运行时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而且噪声低、振动小,乘坐舒适性好。同时从汽车各种动力系统的综合效率分析,电动汽车的综合效率最高,只要动力电池能够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纯电动车将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


        熊良平告诉记者,虽然国家的优惠政策,使得如今众多的企业在研发新能源汽车,但这些企业大都是在中间研发阶段,离大规模生产研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无污染、高能动力电池在市场上还不多见,这就使中国较大批量的新能源汽车,将遇到电池的瓶颈;目前在很多省份有用对环境破坏很大的铅蓄电池做低速的“电动汽车”……以上种种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一些亟待补课的地方,技术上的“缺口”有可能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表示,对于中国而言,面临的迫切问题在于全面重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模式、驱动力量与增长路径。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从生产量和消费量来说都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只是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而不是汽车的品牌大国,八成以上的品牌都是国外的品牌,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缺少核心技术储备,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人。


        左延安说,人产生了依赖症之后,就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汽车工业在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上都很被动的原因。因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国内的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也要紧紧抓住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下一轮工业革命,找准方向,提前抢占未来国家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