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梅博士说,对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带来了难得的绿色发展机遇,今年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是,中国在减排与环保事业方面的挑战依然很大,还需积极准备,继续完善以下措施:
首先,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过去单纯注重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环境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研究制定推动重点产业振兴的绿色环保产业升级,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好务,把好关。
其次,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构建全方位的防空体系。注重产业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第三,进一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最近几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经济政策的使用,完善市场供求关系,资源希缺程度,成本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动出台了有关的经济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等,多种经济手段,逐步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
第四,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环保产业是加大防治污染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我们正在采取有效的手段,推进环保产业的全面升级。积极发展环保设备的制造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兴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周博士说,中国和瑞典的环保市场具有互补性。欢迎瑞典的企业家进入中国巨大的环保市场。
第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周博士说,中国也非常重视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企业是污染防治的主体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制度。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采取了积极的行动,积极主动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周博士最后说,中瑞环保合作广泛,双方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管理,有害废弃物处理,环境管理,环保产业与技术等领域正在开展全方位的深入合作。目前,合作项目进展顺利。 陈雪霏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