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证券研究员符彩霞表示,行业在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低谷后将逐步进入复苏期,预计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能30%~40%左右的增长。现阶段是技术创新非常活跃的时期,所以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模式,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生存的资本。不过,企业依然认同现阶段政策的主导作用。谢晓南表示,未来5~10年里这一产业仍然是政策主导、政策推动型产业。
风投:核心技术是关键
多晶硅大批上马后遭遇政府的“点名”让投资界的态度有所转变。周五美国华纳国际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华康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的确对投资的选择有所影响。”美国光速创业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合伙人郑毅则表示,这场金融危机给我国光伏行业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必须掌握多晶硅生产的核心技术,而不是盲目扩大产能。
郑毅指出,国外主流的七大多晶硅制造企业平均成本在每公斤20美元~30美元左右,而国内做得最好的多晶硅企业成本价也在60美元~70美元的水平,因此当多晶硅价格暴跌逼近成本线时,国内企业就处在亏损的边缘。他作为投资方,会谨慎地选择既有制造经验又有很好的研发团队,掌握了关键技术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公司。
华登国际总经理黄庆认为,技术对于多晶硅生产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薄膜电池巨头美国FirstSolar公司生产的太阳能薄膜电池价格是传统晶体硅电池的一半,但其股票市值却是其他所有太阳能公司的总和,原因就在于FirstSolar拥有独一无二的技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