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2010年太阳能光伏行业回顾与2011年展望

发布时间:2011年1月6日 来源:中投顾问

....

    李胜茂认为国内他也能光伏电池片是国内光伏企业最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之一,而该板块的进入门槛相 对较低,许过国内企业将进入光伏行业的突破点选在了这一领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了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无锡尚德、天威英利等行业的先进入者,纷纷扩充自身产能,企图以规模经济效应来应对新进入者的竞争。


    太阳能光伏电池片最为核心的两大技术指标就是电池片的厚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在这两方面,2010年国内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企业制造的电池片已经能够达到160微米的厚度,当然这离理论上电池片最薄能够达到100微米左右还有很大距离。另一方面,国内企业所产光伏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有了较大幅度提升,目前国内多晶硅电池片的平均光电转化效率处在17%——17.5%区间,而国内主要光伏电池片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都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一行业平均水平,如无锡尚德“冥王星”系列电池片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9.2%,英利“熊猫”系列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也达到了18.8%的水平,并且这些企业都具备了将这些先进技术大面积用于商业化生产的能力,预计2011年国内主要光伏企业所产电池片的光电转化效率普遍会达到18%以上。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片行业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发展环境,行业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处在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多晶硅板块的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相关企业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强。由于2008年末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毛利率由之前最高时的70%左右,下滑到当前30%左右的水平,所以这些多晶硅企业都有着强烈的提价愿望,这就使得晶硅电池片生产企业的硅料采购价格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另外,晶硅电池片下游的组件封装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光伏产业链上平均利润率最低的板块,近年来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大幅上涨,这些企业普遍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所以晶硅电池片生产企业要想通过提价来转嫁成本压力的做法,肯定会受到下游光伏电池组件封装企业的强烈抵制。总的来说,当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片行业的议价能力较弱,行业平均利润率的提升主要依靠相关技术的突破。


    李胜茂指出,因为单纯经营太阳能光伏电池片业务,利润率较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所以国内大多数原本主营业务为晶硅电池片的企业都在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进行垂直一体化建设,试图打通上下游光伏业务链,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天威英利就是这方面的代表,目前其也是国内垂直一体化建设做地最成功的企业,公司业务范围基本上涵盖了整个光伏产业链,这也是天威英利的盈利能力能长期居于行业前列的主要原因。


    (三)国际光伏市场规模增长较快,国内光伏市场仍未实质性启动


    1、“末班车”效应引爆欧洲光伏市场


    2010年以来,作为世界上最大光伏市场的欧洲开始盛行削减光伏上网电价补贴,由于市场普遍预期欧洲主要国家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会持续下调,并且这种下调是梯次性,所以许多项目业主都想赶在光伏上网电价下调之前建成相关项目,获取相对较高的上网电价补贴,这就引发了一波抢装潮,在世界上光伏装机容量最大的德国,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早在2009年德国政府就表示,要在2010年下调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补贴,最终确定的方案是2010年分两次下调,即7月1日开始下调13%,10月1日再在7月1日补贴额度的基础上下调3%。由于补贴削减的幅度较大,所以许多项目业主都想抢在补贴下调之前来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这实际上是在透支2011年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所以10月1日前德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这使得2010年德国国内光伏系统新增装机容量将有望破纪录的达到8GW左右,仍然占到2010年世界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一半左右的份额。除了欧洲光伏市场外,美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光伏市场都保持着平稳增长的态势,这是未来几年全球光伏市场最大的看点。


    2、国内光伏市场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中标电价下降明显


    2010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500MW,大大的超过了2009年同期水平,但是这并未改变总体市场规模偏小的现状,目前国内光伏企业90%的光伏组件产品仍然需要出口,国内光伏产业市场在外的现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观。面对迟迟未能启动的中国光伏市场,相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金太阳”工程,试图利用这一杠杆来撬动国内光伏市场。


    2010年9月,第二轮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结果出炉,13个项目所报出的中标电价均低于1元/千瓦时,其中最低价甚至只有0.7288元/千瓦时,这标志着国内光伏上网电价正式迈入1元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光伏电站的运营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其实这些中标电价更多是一种前瞻性的报价,因为很多中标企业认为光伏电站建成投产之时,国内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会出现大幅下降,这就可以保证其不至亏损。


    此次中标的企业全部是国有大型电力企业,其中中电投一家企业就中标了13个项目中的7个,这些大型国有发电企业不惜以超低价中标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一方面,这些国有大型发电企业长期处于垄断竞争的环境中,它们积累了丰富的利润,资金实力十分雄厚,即使中标价使得光伏电站短期内出现大面积亏损,也对其主营业务影响不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给几大国有发电企业下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额指标,中标光伏电站项目有助于完成任务,同时也有助于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尤其是在当前火电大面积亏损的大背景下。


    李胜茂认为,如果国内几家主要发电企业在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中长期将其他类型的企业排除在外,那么这就会扭曲光伏发电行业的相关价格信号,产生“拔苗助长”的危害,所以从长期来看,相关部门在组织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时,要多增加电价之外的诸如技术水平、国产化率等指标的权重,尽量为各类企业同台竞技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使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2011年世界光伏市场增速放缓,国内光伏企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大


    2010年世界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增长额中,欧洲仍然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重,这一地区的增长额中很大一部分是由德国、捷克等国下调光伏上网电价补贴引起的抢装效应带来的,这实际上是对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扩大的一种透支。2011年欧洲主要光伏大国会继续下调光伏上网电价的补贴,这就使得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规模增速将明显放缓;另一方面,美国、日本、中国等新兴光伏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又相对有限。受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2011年将会是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的一个小年。


    (一)欧洲光伏市场需求将出现萎缩,新兴国家难以弥补这一缺口


2011年欧洲主要光伏产业大国会继续下调光伏发电上网的补贴,再加上2010年抢装潮带来透支效应,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将出现萎缩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总体上来看,2011年欧洲光伏市场的需求将出现同2009年相类似的突然性下滑,预计要到2013年欧洲光伏市场的需求才能实现恢复性增长。另外,美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将难以弥补欧洲光伏市场需求大幅下滑造成的缺口,2011年世界光伏市场的需求将不会超过30%。


    2011年欧洲主要国家光伏政策和新增装机容量变化的预测 单位:万千瓦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