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务行业为例,截至2008年,全国水务行业已经有10家以上企业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万立方米/日,如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污水处理能力达493万立方米/日,威立雅水务集团累计污水处理能力达345.2万立方米/日,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达303.5万立方米/日。
“由此可见,到2015年,形成10个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的水务企业,是有可能的。”骆建华称。
而在垃圾处理方面,截至2007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骨干企业中,采用炉排炉焚烧技术的上海环境集团处理规模达8400吨/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达4600吨/日;采用流化床焚烧技术的杭州锦江集团处理规模则达5300吨/日。到2015年,形成10个垃圾处理能力超过1万吨/日的固废企业,也是有可能的。
《报告》称,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12年后将翻一番;英国政府估计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达3万亿英镑/年(约占全球GDP的8%)。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
节能减排企业“群英谱”
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介绍,2009年以来,政策导向引领节能减排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与市场化,一系列诸如“金太阳示范工程”、《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频频出台,加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萌生待发,节能减排产业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和企业瞩目的焦点。
与多个证券融资市场的节能减排板块上市公司遥相呼应,自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推出创业板以来,已有近百家中小规模、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企业登陆A股市场。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与发展方向均围绕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共计上市融资128.67亿元,营业范围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新材料等诸多低碳领域。
《报告》介绍,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节能减排上市公司,按技术路径可划分为能源结构低碳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效改进(工业、建筑、交通的能源替代和节能)、循环经济(环境产业等);按产业链属性可划分为新能源(风电、光伏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节能环保(变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大气污染处理、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利用、固体废料处理)等重点产业。
在风电领域,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SZ;02208.HK)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型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2009财政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超过107亿元和17亿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金风科技累计销售了超过8000台风力发电机组。
在光伏太阳能行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550.SH)相继研发出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变压器发展史上名列第一的变压器产品,成为变压器单厂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变压器行业核心技术最齐全的企业。
在核电领域,仅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875.SH)、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1727.SH)两家重点企业总市值就接近1500亿元,成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预计2011年东方电气新能源业务将超过百亿产值。2011年起,上海电气将迎来新能源板块业绩释放的新一轮盈利周期高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