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于宏源:冷静看待中美新能源合作

发布时间:2011年2月11日 来源:《能源》

....


    奥巴马2010年12月的讲话中已经把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作为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当前美国视中国为经济威胁的情况下,两国新能源不应被看成是双方合作的亮点,而应被视为中美的竞争焦点。美国一方面通过气候外交来限制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长,另一方面又积极谋求在低碳和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地位。因此,中美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贸易和产业竞争将长期存在并将愈演愈烈。


    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角度来看,《坎昆协议》达成之后,各国执行减排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如果下次谈判达成2050年全球碳排放减半的目标,那么全球的排放空间约为105亿吨,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碳排放仍然会持续增长,仅中国和印度两国,2030年的排放量就会超过100亿吨。因此,从长期目标来看,欧盟和美国将继续制约中国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美国政府不断压中国承诺其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并要求落实“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承诺,制定严格的报告,监控和核查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量的标准。因此,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绝不仅仅是橄榄枝,美国仍然坚持把减排和中国相挂钩,否定京都议定书模式,要求采取按照能力减排的原则,要求中国在减排问题上接受核查和监督,并提高减排标准和透明度,这些也表明虽然中美新能源合作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双方的合作仍存在巨大的障碍。


    从全球历史演变来看,霸权兴衰的前提条件是国际能源权力结构的变化,即是否有国家(或非国家实体)拥有了可以挑战现行体制的新的能源链条,这包括:新型能源的发现、能源资源的排他性占有、能源应用技术的革命性进展、能源技术的普及与社会经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国家对能源使用的控制力等等。


    例如16世纪英国从生物能源实现了煤炭能源的转型,而其工业革命比欧洲其他国家提前很多年。富有制度和技术创新优势的美国率先将石油用于工业,领导内燃机工业革命。美国对各种新能源(核能等)占有优势、技术效率优势和逐步加强的国家控制力使其从二战至今保持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因此,美国不会容忍中国在新能源革命中领跑世界。美国势必从战略、贸易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中国的新能源发展进行遏制。有些中国能源学者为了迎合美国的意图,竟然高论所谓“低碳经济陷阱”,事实上,任何遏制低碳产业发展的措施才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陷阱。


    尽管中美两国在维护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上拥有广泛共识和利益交汇点,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取决于其能否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掌控新能源,而自主创新的能源技术是无法通过中美合作取得的,面对美国有可能遏制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图谋、面对下一代能源的国际激烈角逐,面对国内节能减排的严峻态势,中国需要尽早统筹集中国内各种资源、落实融资信贷和技术转让政策、以及重组集团化政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中国能源结构的跳跃式发展,争取我国在未来20-30年后掌控全球新能源的战略高地。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