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气象专家:人工增雨雪 不会污染环境

发布时间:2011年2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


  王广河说,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得到大规模发展,成为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一项公益事业,跟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王广河介绍,人工增雨雪是人工影响天气中最常见的一种,我国早在1958年吉林大旱时就实施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2008年8月8日,为保障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受影响,气象部门在北京郊区和河北省进行了大规模地面火箭人工消减雨作业,累计发射火箭1104枚,有效保证了国家体育场外围降水云系提前降水或减弱,成功完成了国家体育场奥运开幕式拦截降水任务。在扑灭1987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时,人工影响天气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气象专家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干旱灾害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的特大干旱,说明气候变化显著加剧了干旱的严峻性。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会不会影响环境?


  没有证据表明上游地区人工增雨雪,会减少下游雨雪量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使用碘化银等催化剂,很多人有疑虑:这些催化剂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吗?


  王广河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这些催化剂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都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飞机飞一架次所用的碘化银大约在200克到300克,一枚高炮炮弹只含有1克碘化银,一枚火箭弹里边大概只含8克到15克的碘化银,这个量的碘化银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其单位面积的含量微乎其微。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长年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密云水库等区域进行过监测,结果表明银离子含量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不到污染的程度。


  气象专家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上游地区进行人工增雨雪,会减少下游地区的雨雪量。在大范围降水过程中,云中水汽是不断补充的,上升气流不断变化,云系不断更新。人工催化作业对水汽的影响比较小,因为降雨(雪)量只是水汽通量的一小部分,而催化增雨(雪)量又只相当于降水的一小部分,所以人工催化作业对水汽通量的影响是很小的。


  为了检验上游人工增雨作业对下游降雨量变化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专门设计过一项人工增雨随机试验,最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催化区下风向的降水量,同催化区一样是增加的。科研人员还分析了在澳、美、以色列、瑞士进行的其他四项人工增雨试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统计结果。记者 刘毅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