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融资过程被描述为:刘岩准备了40页PPT文件,而在他说到第5页的时候,冯波说可以了。
当然,当时整个资本市场环境对视频分享网站都充满了兴趣,2006年10月Google收购YouTube,事件发生后刘岩在接受硅谷动力采访时,作了兴致勃勃的评论:从我决定做六间房的第一天,我就已经感觉YouTube将会走向被收购的结果……以六间房为例,我们有40%的流量都来自搜索。对于YouTube比例可能会更高。
六间房最初的域名是6rooms.com,当然这个域名让用户很难一下子记住这家网站。随后曾经有人提出将其持有的liujianfang.com转让,六间房没有接受。
颇具有吸引力的域名是6.cn,刘岩很果断,通过第三方同域名持有人联系了,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刘岩回顾说:早在七月上旬,六间房就已经报出高价求购新域名,之后发现,原来有意购买6.cn的不止六间房一家。“经过几轮谈判、竞价后,六间房最终购得了该域名的所有权。”同时买下了属于另一卖家的6.com.cn。
事后,刘岩表示,更改域名同时也调整了心态,sixroom是一个小众的域名,阳春白雪,懂英文的人也很喜欢,但中国众老百姓可能就不喜欢,用户群规模小也意味着带来的收益会少。
在国际ICANN域名体系管理中,单一数字的域名是不对外开放注册的,因此并没有6.com、6.net这样的域名,国内则没有这样的限制。但是六间房买来之后,发现IE浏览器居然不认可该域名,让刘岩们惊出一身冷汗,数百万买回几个字母。紧张之下,同微软协调了,最后用跳转的方式实现了用户访问。
2007年8月6日六间房正式启用6.cn新域名,流量迅速实现翻番。
盛夏
2007年1月10日,胡戈的贺岁片《007大战黑衣人》又在六间房“首映”,六间房的统计数据称,在最初的6个小时中,这一视频被播放了20万次。
由于YouTube以16.5亿美元卖给了Google,这一阶段,视频网站成为互联网领域最大的热门,业内一般认为,有大小200多家视频网站,除此之外,门户等传统势力也开始涉足视频。
关于,门户积极渗透,独立视频网站前景是否会如同独立博客网站,刘岩在接受CNET采访时表示:开始的时候有压力,但现在压力不大。因为门户播客的产品和我们的产品不一样,把视频网站规范称为视频分享网站的话,我们属于分享网站,即网友上传作品与大家分享,而门户网站的优势则是组织明星上传视频,他们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看。所以我们的用户定位是不一样的。
其实从2006年年底开始,视频网站开始有了一个变化,以前明确是短视频,六间房做了一个视频联播功能,短视频变成了长时频,刘岩认为这是一行业触发点,这之后,视频空间逐渐没有限制,人们发现可以在网上轻易找到自己喜欢看的电影或者电视连续剧,视频分享网站变成了电影站。
9月6日,六间房与凤凰网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迎网络视频新时代——电视2.0时代的到来。”网站获得凤凰卫视内容播放权,对应凤凰网将从六间房广告收益中获得分成。
“电视2.0”是刘岩乐意于解释的概念,在2007年的中国IT两会,刘岩做了《引爆电视2.0——新媒体,新营销》的演讲,其中提到:假设一个中国的某家电视台,他们做这样地网站,把全部的节目入库的话不应用这些技术的话,他们顶多10%的东西拿出来被别人看到……当我们简单地把Web2.0的技术加上传播的电视节目上的时候,会发现10%,或者50%,或者更高。
他进一步指出:在海外的更时尚的市场,比如说欧洲和日本,年轻人不仅不看电视,连PC都不用,开使用手持设备看电视。
2007年年末,六间房获得了第二轮,联创策源、Tanscosmos、三井创投联合投资的1500万美元投资。Transcosmos是在东京证券的上市公司,本部设在东京,主营业务是计算机信息服务。
到年底,传闻六间房将与PPS网络电视(PPStream)合并。PPS网络电视几乎与六间房同时创办,它的方向则是网络电视,通过PPS网络电视客户端,可以在线观看电影、电视,其官方网站的自我介绍称:日活跃用户达到1100-1200万人,月收视时长突破600亿分钟。它的投资方同样有联创策源。
之后,刘岩称,“我们一直在合作,合作的蛮紧密的,是非常好的兄弟公司,市场上有一些传闻说我们合并,我觉得合并在这个市场上我们都不拒绝可以放大双方价值的机会……”但是,刘岩也明确表示,“但是今天这些我们从来没有正式发布过,说我们合并了,我觉得那是个蛮大的事情。”
在经历2007年之后,刘岩在参加计世网访谈时说:我们对用户数,从视频数量、PV数量,每日播放数来讲,都超出了06年最后一次董事会给07年定的目标,都远远超出了,我想其它网站也一样,这是行业性的增长,而不是某一家网站。
“很多人管视频分享叫播客网站,我一直抵制这个称谓,我一直就说是视频分享,这也代表了我们的一个态度,这也是我们核心的定位……每天将近有1000万的访客进来,独立IP也有700、800万。总体来讲我觉得自己还是满意的。”
商业模式及问题
2008年6月刘岩接受腾讯科技的访谈,在谈及商业模式的问题时,他说:比如广告是我们的盈利模式,所有人一下子就呆滞了,觉得这种答案太不性感了。但事实上,谁又说广告不是性感的收入。
从逻辑上说,似乎没有问题,电视只是在过去数十年统治了我们的休闲时光,之前不是,对应来说,更年轻的一代对电视没有忠诚度,视频网站正在成为他们的电视。网络视频可以在任意时间观看,也可以选择任意内容,通过搜索获取海量的选择,只要愿意,甚至于自己也可以参与到内容的制作中去。
在此两年前的2006年9月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刘岩还算了一笔账:比如新浪,每天3亿的PV,每年有10亿的收入,基本上是1:3的关系,就是1个PV带来3块钱的收入。假如我们做的最不好,1个PV只对应1块钱的收入,或者只对应5毛钱的收入。如果按1个PV对应5毛钱的收入来算,一年我们能拿回500万的收入,如果是1:1的关系,就是一年1000万。
然而这是从有利的一方面看,事实上我们对新生事物的理解仍然有限。
互联网从业人员实际上对媒体、对广告业务仍然很陌生,上述的看法更多是从从业人员角度看的,没有基于广告主的要求。广告主投放广告基于两个理由:第一是对特定人群的覆盖,其次是品牌渗透。
就覆盖来说,可以是特定地区,或者特定用户群。虽然,视频网站拥有一些流量,但是它的用户群覆盖难以被广告主利用。当然,可以通过多网站联播的形式,但是其中有大量重复覆盖,实际上广告主投放实现上也有困难。而就品牌渗透来说,混乱的,受权不清晰的内容并不能对品牌形成很好的烘托,并且品牌渗透涉及的预算也比较小。
这同门户不同,门户网站有一个很好的概念就是网络用户必达之地,门户通过新闻、邮箱等广泛的互联网应用同网络用户保持了很好的联系,从广告主的角度,会将门户网站的用户和整个网民群体对应起来,随着网民群体越过临界点,门户广告被持续看好,但这不等于视频网站会获得同样的机会。
对4A广告公司的客户来说,基于庞大的预算,它们愿意对新生事物作一个尝试,但是不等于他们很快会把公司的预算向新媒体倾斜,原因很简单,背后还有大量要实现的销售额,它们是相当成熟的广告主,在面临经济环境变化的时候,通常它们会保证主要的投放渠道,对其余则持保留的态度。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