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四代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终于走出一条中国原创的技术路线,攻克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难题,为煤化产业链“焊上”了关键一环。
乙二醇也是一种战略性的化工基本原料,目前主要采用石油路线制备。1982年,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始着手研究以煤替代石油乙烯来合成乙二醇的新工艺。经过近30年的努力,该所成功开发了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20万吨级工业示范项目。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展开了煤制油工业技术的研究。该所独创高温浆态床合成油技术与费托合成催化剂生产技术,应用于3个16万吨示范工程项目,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已完全掌握了先进高效的煤制油工业技术。
坚持院地合作,多方联手铸造产学研技术推广体系
多年以来,中科院以系统性的基础研究为源头,不断加强中试平台建设,加强与高校、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
在煤制油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中科院一方面通过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支持煤制油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签署“院省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内蒙古伊泰集团和神华集团等,开展了千吨级合成油中试装置的研发。在连续几年实现连续稳定运行后,2006年,山西煤化所联合5家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组建成立“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形成了我国煤制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实体。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中科院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部署的煤清洁燃烧新技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20多年的实践中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基础性研究—中试研究—技术示范—产业化推广的技术转化道路。
自1985年建起了国内首个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化装置后,该所与多家锅炉制造企业进行紧密产品级合作,通过企业满足市场的产业化需求。在20多年间,通过产研结合,将科研开发与产业应用的无缝对接,显著提高了我国锅炉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到2009年底,合作产品累计销售超过2500台,产值超过230亿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