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索贝数码CEO姚平:一个隐形冠军的成长史

发布时间:2011年5月18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到2000年,“所有的上市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应该说只要创业板一开。我们就可以上马了。”问题是,政策突然刹车了。中国创业板以一种让人始料不及的方式夭折。

  对于索贝数码缺乏心理准备的风险投资者们来说,这种结果太糟了。原来打算的短期投资和上市增值回报,现在看来没戏了。当时的中国远远比现在更加缺乏资本市场的退出渠道。

  “风投要退出。他们不可能一直陪我们玩下去。”姚平说,他很理解这些职业投资人的决定。在他如今平静的脸色上,很难捕捉到当时这种决定背后的煎熬。

  B索尼接盘索贝股份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为了这些风险投资的退出,索贝开始与一些知名厂商和国际基金接触,谋求资本合作。

  姚平回忆,他们最后希望能在业内寻找投资方。“国内广电行业一时没有合适的承接我们企业的资本方。我们就把眼光放到国际广电行业,当时索尼、松下和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接触。索尼的兴趣更大。”

  实际上,同是广电设备领域的专业厂商,索尼与索贝一直互有往来。索贝最初的梦想也是“打造中国版的索尼”。早在2000年,索尼与索贝就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实现融合两公司的优势提供用户所需的面向宽带网络的系统解决方案。

  当时索尼虽然是全球性的知名企业,但在业内看来,机电一体化时代的索尼虽然十分领先,但进入IT数字设备时代后,技术储备相对不够,这与人才结构构成有关系。要想在中国市场突破,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双方一拍即合。

  “谈得很顺利,从开始谈到合资,只用了半年时间。”姚平回忆道。

  2002年12月20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由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溢价收购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并处于控股地位,风投顺利退出。

  “我们曾考虑过让不让索尼控股,但我们最后选择了开放的姿态。因为索尼不控股,不太可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交给索贝,现在没有了这个顾虑,我们就可以实现技术的全面融合。”姚平说。

  2003年3月下旬,并购方案交到商务部(当时为外经贸部),4月28日,商务部发函同意该方案,5月双方已基本完成了收购出资的相关手续。据姚平透露,商务部审批非常顺利。

  这是索尼为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而布下的重要棋子——索贝是国内最大的专业电视多媒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其业界领先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能力被全面整合进入索尼产业链。

  C索尼投资的独特样本

  为实现业务的振兴,索尼正在将整个产业链搬到中国。到目前为止,索尼在中国投资管理了15家公司,分布于电子业务、娱乐业务和其他业务领域。而索贝在其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用姚平引用的年终总结来说,“索贝是索尼在中国投资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年年投资收益稳步增长,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年年分红。”比如03年并购时,索贝的销售额在2个多亿,利润率5%左右,而到了去年,索贝的销售额已经增加到了6个多亿,税后利润6000多万。在今年初的成都高新区企业表彰大会上,索贝拿下了“高新区十强企业”的荣誉。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