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相木:我国政策一直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对此,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重点有几个:
全面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重点支持骨干整车企业联合开发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共用车型平台、混合动力商用车动力系统平台以及先进汽车节能共性技术平台,全面提升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
突破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降低成本。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装备自主化。重点支持具有技术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生产、控制与检测装备,打破国外垄断依托国家级动力电池研究试验基地,建立动力电池技术发展体系,开展下一代高比能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的前瞻性研究以及新结构、新工艺等应用技术研究,取得核心知识产权。
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发展体系。重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研发驱动电机硅钢片、IGBT、关键传感器、高性能绝缘材料和永磁材料等核心零部件技术以及相关检测、制造装备。突破电动化总成控制系统(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系统)、整车分布式控制系统,掌握基于新型电机集成驱动的底盘动力学控制、整车控制系统、智能交通、车网融合(V2G)等前沿技术。掌握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材料、部件等关键技术。
此外,加强标准自主研究,健全完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充电设施设计和建设规范,推进标准化。
《中国投资》:国外的新能源汽车的一直都在稳步发展,并已经拥有了稳定的消费者群体,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未能得到消费者认可,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张相木:国外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传统汽车在国外已经发展了上百年,为其发展新能源汽车积累了经验。例如,美国自1834年就开始尝试发展电动汽车,而电动汽车在美国的历史中更是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市场等均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发展。整个汽车工业的基础,汽车工业总体的水平,我国与国外相比还有差距。所以,我们预测新能源汽车,不管是纯电动、插电式,还是其他的新能源汽车,要大规模产业化,还有较长的过程。
技术瓶颈有待突破
通过调研了解产业现状,以落实《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实施
《中国投资》: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关键挑战是什么?技术?政策?还是其他原因?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道路还很漫长,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非常系统的政策,但是企业技术变革并非一蹴而就,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长还是要靠企业。对此,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张相木: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关键挑战是技术。如在电池领域还需要开发出能够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型电池。电池零配件和系统组合件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方面仍存在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在政策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新能源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通知》《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通知》《节能与新能源财政补助管理暂行办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能源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规则》等系列政策,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最后还是要靠企业的创新。企业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同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
《中国投资》:节能汽车无疑是当前消费者最易接受的汽车类型,目前我国发展情况如何?您认为节能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张相木:2010年6月节能汽车推广政策实施以来,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6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共有41家企业427个车型列入推广目录,节能汽车车型较推广前增长了3倍多。截至2011年6月底,节能汽车共生产419.15万辆,占同期1.6升及以下乘用车产量的42.45%,占有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月攀升。2011年6月节能汽车生产38.49万辆,占1.6升及以下乘用车产量的56.9%,较2010年6月22%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34.9个百分点。
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一直都是我国的重点,在今后汽车的发展当中,我国一定是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要一起推进。然而一方面是汽车需求呈现出20%-30%的增速,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短时间之内难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因此,我们考虑比较现实,也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传统汽车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这个方面,从政策层面下的功夫是比较大的。我们马上要推进第三阶段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这是国家标准。同时,我们在政策上,为了引导节能汽车的消费,也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
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我国如果不这样做,就要限制汽车产业发展了。下一步我们可能还要建立基于汽车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奖惩制度。这个在欧洲有的已经开始实行了,对达到或者提前达到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我们要给予奖励。对于一个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达不到的,我们要惩罚性收费,现在正在推进这件事情。
《中国投资》:近期,工信部组织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新一轮的调研是出于什么考虑?在调研结束后是否会对产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张相木:2008年工信部成立伊始,我们就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做过一次调研。随着近年来,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不断深化,投资热情日益高涨以及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各地方也逐渐新出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调研了解产业现状,以落实《节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做支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