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解读未来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

发布时间:2011年8月18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四、全方位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的安全利用


  1.优先发展太阳能。太阳能是人类拥有的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最清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万亿吨标准煤。过去10年来,中国在太阳能产业发展上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热水器生产和消费国。近几年来,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已基本形成了涵盖多晶硅材料、铸锭、拉单晶、电池片、封装、平衡部件、系统集成、光伏应用产品和专用设备制造的较完整产业链。由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史短、基础研究工作薄弱,目前中国光伏技术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效率和质量水平仍然普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和高纯硅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也落后于欧美日发达国家,许多装备主要依赖国外引进。因此,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仍主要依靠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缺乏强大的内在竞争力。特别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纯多晶硅企业仍面临物料闭路循环和废液废气污染物回收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存在四氯化硅副产品的环境污染风险,成为中国高纯硅行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起步阶段步入大规模发展的关键转折时期。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光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未来10年,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而中国作为亚洲最大市场,很可能是世界光伏产品最大的消费国。


  2.大力发展风能。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储存巨大的能源。随着国际上风电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目前技术最为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来看,风能最具竞争力。从中期来看,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各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政策,将为该产业未来几年的迅速发展提供巨大动力。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且运行成本低廉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甚至比水能还要丰富。据《中国风能资源评价报告》测算,中国可开发的陆地风能资源大约为2.5亿千瓦,可利用的海洋风能资源大约为7.5亿千瓦,共计约10亿千瓦,远远超过可利用水能资源的3.78亿千瓦。在中国,全国约20%左右的国土面积具有比较丰富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西北、华北和东北“三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和内蒙古,风能资源极为丰富。在2009年,中国在能源市场上稳固了其作为一个高增长市场的地位,风能发电能力增加了一倍达到13.7 GW。相比2008年,这一数目增长了113%,使得全国的发电能力达到26GW,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市场。根据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中国的风电装机到2010年400万千瓦,2015年1000万千瓦,2020年2000万千瓦,届时风电装机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兆瓦级风力发电机4000—20000台,可见市场需求巨大。《全球风能展望2010》报告也称中国风能市场潜力巨大,并预测,中国国内的风电装机容量在2020年将达到现在的十倍。


  3.积极发展水能。中国的水能资源是全世界第一。根据2003年水能资源复查成果,中国水能资源贮藏量6.7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5.42亿千瓦,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为4亿千瓦。按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重复使用100年计算,水能资源约占中国能源剩余可采总储量的40%,在中国常规能源资源中仅次于煤炭位居第二。截至目前,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 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相比而言,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了水电开发,美国已开发82%,日本开发约84%,瑞士开发约87%,而我国的水能开发利用率只占技术可开发量的35%,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实现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非化石能源的比重提高到15%这一庄严承诺,近两年核电、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受到资源和现阶段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它们不可能成为非化石能源的主力军。水电是目前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中资源最明确、技术最成熟、最清洁和最经济的,也是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随着中国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水电对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作用和效果将愈加显现。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出发,水电的发展应该是中国电力发展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的一个刚性要求,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加快水电开发,也是国家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提高中国水能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4.稳步发展核能。随着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产业规划的出台以及国家由过去的“适度发展核电”时期转而进入“加快推进核电发展”时期,中国核电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力度和速度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期。尽管如此,到2011年1月,全球在运行的核反应堆有441座,而中国现运行核电装置只有13台,装机容量约1082万千瓦,只提供了全国电力中的2%—在所有拥有核电国家中这个比例是最低的。


  日本2011年3月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导致该国的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事故。在此背景下,核能发展的前景成为牵动全世界神经的重要问题。日本核危机唤起全球范围内对核安全的关注。在中国,2011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要求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立即停止建设。同时,要求调整完善2007年10月出台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在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中国在国际核工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使得这个决定更加具有国际意义,并且多花些时间仔细检查本国的核能管道,找出隐患,这都是非常值得的。但笔者认为,国家在发展核能大的方针政策上不会进行根本性调整。也就是说,今后中国仍然会将优先发展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点目标之一。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是实现未来低碳能源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