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中国未提供光伏产品生产补贴,不应成美“替罪羊”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1日 来源:路透社

....


  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中国各级政府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土地、税收和信贷方面给予优惠。美国光伏厂商称,中国生产商可以大幅降价来和美国同业抢生意,除了上述行业优惠政策外,还获得大规模的现金津贴及其他补贴。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国,包括晶澳、无锡尚德、英利及常州天合光能等均跻身全球大厂之列;但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集中在欧洲,德国、意大利是全球前两大光伏市场。


  应提升核心竞争力


  进入2011年以来,受累于主要光伏市场补贴政策调整,需求增长放缓令光伏产业链库存升至历史高位,价格也大幅下滑,已伤及众多光伏企业利润。


  “国内50MW(兆瓦)规模的厂商有500多家,100MW的有300多家,而国际上大型企业能有几家?现在很多没有技术中小厂家已经开始倒闭了,连像尚德这样的大企业也在经营上面临一些困难。”孟宪淦表示。


  他坦称,欧美、日本等国更多地把支持政策和资金向研发和科技进步倾斜,而没有把钱直接给产业。中国在这方面支持不足,造成产业一味投资扩产而忽视核心技术投入,也是造成今天在技术和设备上依赖外国、产能过剩令产品贱价,从而丧失增值空间的主要原因。


  “我们是花高价买了他们的设备,还要低价卖给他们产品,里外他们赚了两笔钱,还要骂中国,你说讲理不讲理?”他说。


  孟宪淦并建议,国内企业应联合起来据理力争以保障自身权益,政府亦应建立应对类似贸易摩擦的长期应对机制;同时要加快开拓国内市场,减少对外国市场的依赖。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发展方式也到了转变的时候了,国内产业不能以单纯扩大产能为发展竞争方式,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有核心竞争力,靠这个去和国外企业竞争,去取胜。”他称。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