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中国清洁生产已有18年仍在起步阶段徘徊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6日 来源:财新网

....

 

  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启动修改该法。细览草案修改条文内容,多数与上述检查报告相关。


  近日,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汪纪戎在参加草案审议时指出,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企业按照清洁生产标准自愿去实现清洁生产,因此分为强制性审核和自愿性审核两种。但现实情况却是,“要我做”的不多,“我要做”的就更少了。


  汪纪戎以日前云南曲靖的铬渣污染为例指出,如果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用低钙焙烧或者无钙焙烧,就会减少铬渣产生,但许多企业仍用高钙焙烧工艺,1吨铬盐产生多达2.8吨的铬渣。她认为,铬渣污染事故的频频发生,与未从生产源头处理有很大关系。


  与上述尴尬结果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引入清洁生产理念以及立法推行清洁生产,并不比西方晚多少。


  马妍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就从发达国家引入清洁生产理念,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合作。1993年10月,国家就出台了清洁生产的相关文件。2003年1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清洁生产促进法》在中国正式实施。


  与中国清洁生产18年徘徊于起步阶段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清洁生产已基本成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共识,已在各行各业生产中较广泛实施。


  那么,中国的差距在哪里?


  认识、资金和技术


  一篇由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副主任于秀玲和马妍共同署名的论文,认为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是中国推行清洁生产面临的最大障碍。


  一位清洁生产业内人士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直到今天,相当数量的企业甚至是大企业高层,依然认为清洁生产审核只是走走过场,不重视也不投入。有些企业认为全方位的清洁生产审核会暴露企业的问题,也不愿意积极配合。个别企业认为审核主要是咨询服务机构的事,不主动配合。


  业内人士还直指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推行清洁生产不力。环保部门、经济部门、工业部门的各级领导,对清洁生产的重要性还没有形成共识;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口头上挂着清洁生产,事实上并没有把清洁生产当成重要工作。


  受此影响,清洁生产一直缺乏资金支持。马妍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激励机制是发达国家推动清洁生产的最主要的手段,而中国过去推行清洁生产更重视强制性审核。


  在调研中,马妍发现,在近几年全国实施清洁生产方案资金总投入中,各级政府投资比例不足1%。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费,多由被审核企业承担。


  业内人士更称,参与清洁生产审核是把环境问题暴露给社会,花费大、受益少,还可能影响企业发展。而不参与清洁生产审核基本上不受惩罚。


  与中国内地清洁生产缺少资金支持形成对照的是,中国珠三角和香港的环境状况在近年有所优化,部分得益于香港特区政府的清洁生产资金支持。


  在10月末举行的“2011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上,主抓清洁生产的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介绍说,2008年4月,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会同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开展了为期五年的“清洁生产伙伴计划”,计划出资9306万港元,帮助位于珠三角地区的港资工厂开展清洁生产。三年之后,效果明显。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